在特斯拉年度股東大會上,公司首席執行官馬斯克提出了一項大膽設想:為滿足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術發展需求,特斯拉或需建造一座規模空前的芯片工廠。這一戰略布局與股東們當天通過的未來十年薪酬方案形成呼應——該方案總額達1萬億美元,旨在激勵馬斯克將特斯拉從電動汽車制造商轉型為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的領軍企業。
馬斯克在演講中強調,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術的融合將徹底改變全球經濟格局。"通過這兩項技術的協同作用,全球經濟規模有望實現十倍甚至百倍增長,而這一進程的核心支撐便是海量高性能芯片。"他指出,當前特斯拉正面臨芯片供應的嚴峻挑戰,即便供應商全力擴產仍難以滿足需求。
據技術路線圖披露,特斯拉正在研發第五代人工智能芯片AI5,該芯片將作為自動駕駛技術的核心驅動。制造環節采取雙軌策略:臺積電與三星將共同承擔生產任務,預計明年啟動小批量試產,2027年實現大規模量產。這一安排與特斯拉今年7月與三星簽署的半導體代工協議密切相關——該協議價值22萬億韓元(約合1076億元人民幣),重點聚焦"AI6"芯片的量產。
新簽署的協議顯示,AI6芯片將形成三大應用矩陣:下一代全自動駕駛系統、機器人控制單元以及數據中心算力支撐。馬斯克特別提到,為確保芯片供應穩定,特斯拉正在考慮建設自主控制的超級晶圓廠。"我們可能需要一座比千兆晶圓廠規模更大的特斯拉超級晶圓廠(Tesla Terafab),這是實現量產目標的唯一途徑。"他透露,該工廠初期設計產能為每月10萬片晶圓,最終目標將提升至百萬片量級,并暗示可能與英特爾等芯片巨頭展開合作。
行業分析師指出,特斯拉的芯片戰略呈現雙重特征:既通過與臺積電、三星等傳統代工廠合作確保短期供應,又通過自建超級工廠布局長期產能。這種"雙保險"模式反映出特斯拉在人工智能競賽中的緊迫感——隨著自動駕駛技術進入商業化臨界點,芯片供應的穩定性已成為決定企業競爭力的關鍵因素。馬斯克在股東會上坦言:"芯片產能將直接決定我們能否在人工智能時代占據主導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