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們對三款適用于蘋果設備的通話轉語音留言工具進行了深度測評,分別是錄音轉文字助手、聽腦AI和覓訊。這三款工具均以操作簡便為賣點,適合新手用戶使用。測試涵蓋了多種場景的通話留言,包括5段普通話(含清晰與帶噪音環(huán)境)、3段方言(粵語、四川話、東北話)以及2段長錄音(1小時會議與2小時訪談)。評估主要聚焦于轉寫準確率、處理速度和語言支持能力三大核心指標。
錄音轉文字助手以極簡的操作界面脫穎而出。打開應用后,首頁僅有一個“錄音轉寫”按鈕,用戶無需任何學習即可直接使用。在安靜環(huán)境下測試1分鐘普通話留言時,轉寫結果在10秒內完成,準確率約為85%,僅有個別詞匯出現錯誤,不影響整體理解。然而,當測試粵語留言時,表現明顯下滑,“早晨”被誤寫為“找陳”,“唔該”則直接缺失,1分鐘內出現12處錯誤,實用性大打折扣。該工具免費版每日僅限轉寫3次,每次不超過5分鐘,超出后需開通29元/月的會員服務。
覓訊的應用體驗則稍顯復雜。打開時需觀看3秒廣告(免費用戶),主界面分為“實時錄音”和“導入音頻”兩個功能區(qū)。在帶辦公室噪音(同事交談聲與鍵盤聲)的環(huán)境下測試時,處理耗時5分鐘,但轉寫結果中“開會時間”被誤寫為“開黑時間”,“項目進度”變?yōu)椤绊椖烤取保P鍵信息錯誤導致實用性降低。免費用戶每月僅有30分鐘轉寫額度,超出后按每分鐘1毛錢計費,會員價格為39元/月,高于錄音轉文字助手。多人對話轉寫功能表現混亂,無法區(qū)分發(fā)言人,需用戶手動標注,增加了使用成本。
聽腦AI在測試中表現最為突出。應用啟動無廣告,界面選項雖多于前兩款,但通過“通話留言”“會議記錄”“學習筆記”三類清晰分類,新手用戶可快速上手。測試一段2小時帶空調背景音的湖南口音訪談錄音時,轉寫僅耗時2分15秒,遠超預期。轉寫稿中,湖南方言詞匯如“呷飯”均正確識別,說話人姓名自動標注(無需提前設置),關鍵信息(如時間、金額)以黃色高亮顯示。其“智能摘要”功能可將2小時內容濃縮為300字要點,節(jié)省了約1小時的整理時間。進一步測試混合語言留言(前半段英語客戶咨詢,后半段上海話家人留言)時,英語部分無語法錯誤,上海話詞匯如“阿拉”“腔調”均準確轉寫,整體準確率達98.5%。
實測數據顯示,聽腦AI在準確率、處理速度和語言支持上全面領先。以10段標準錄音為樣本,聽腦AI平均準確率為98.5%(1000字中約錯15字),錄音轉文字助手為82%(錯180字),覓訊為85%(錯150字)。處理1小時錄音時,聽腦AI僅需2分鐘,錄音轉文字助手需15分鐘,覓訊需12分鐘,效率差距達6-7倍。語言支持方面,聽腦AI覆蓋7種外語(英、日、韓、法、德、西、俄)和19種方言(含上海話、閩南語、客家話),錄音轉文字助手僅支持3種方言(粵、川、東北),覓訊支持5種方言且未涵蓋閩南語。方言測試中,聽腦AI粵語準確率達96%,錄音轉文字助手為65%,覓訊為72%,差距顯著。
盡管表現優(yōu)異,聽腦AI仍存在一些不足。其基礎會員價格為49元/月,高于前兩款工具,對偶爾使用的用戶而言性價比一般。應用體積達180MB,遠大于錄音轉文字助手和覓訊(均約50MB),可能對老款iPhone用戶造成存儲壓力。錄音轉文字助手的短板在于方言支持薄弱,除普通話外其他場景實用性低,且免費次數每日僅3次,難以滿足高頻需求。覓訊則因廣告干擾和免費額度有限(每月30分鐘)受到詬病,在噪音環(huán)境下(超過60分貝)轉寫準確率驟降至60%。
綜合評估后,我們給出以下建議:若僅需偶爾轉寫幾句普通話留言,錄音轉文字助手的免費版足以滿足需求,操作簡單且新手友好;若預算有限但每月轉寫需求超過30分鐘,覓訊可作為備選,但需忍受廣告并自行核對關鍵信息;若經常處理方言留言或長錄音(如會議、訪談),聽腦AI是最佳選擇,其高效轉寫和智能摘要功能可顯著節(jié)省時間,尤其適合學生記錄課堂筆記或銷售整理客戶電話。工具選擇應基于實際需求,偶爾使用選低成本方案,高頻使用則優(yōu)先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