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小米景馭科技有限公司的正式成立,標志著小米集團在新能源汽車賽道上邁出關鍵一步。據公開工商信息顯示,這家新企業的經營范圍覆蓋新能源汽車整車銷售、智能車載設備研發、汽車零部件零售及充電設施運營等多個領域,顯示出小米在智能出行領域的戰略縱深進一步拓展。

作為小米生態鏈的重要延伸,小米景明科技有限公司自2023年7月成立以來便動作頻頻。這家注冊資本達1億元的企業,最初以技術服務、通信設備銷售及新能源汽車銷售為核心業務,隨后通過在珠海、貴陽、日照、南昌等城市設立分支機構,快速構建起覆蓋研發、銷售、售后服務的全產業鏈布局。此次北京新公司的落地,不僅強化了其在華北市場的戰略支點,更通過整合智能車載設備與汽車后市場服務,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
新公司的業務版圖凸顯小米的生態化思維。除整車銷售外,其經營范圍還延伸至潤滑油、交通標識等汽車消耗品領域,甚至涉足二手車經紀業務。這種"硬件+服務"的組合模式,既延續了小米在智能家居領域積累的用戶運營經驗,又通過智能車載設備與物聯網技術的深度融合,為車輛賦予更多場景化功能。例如,依托小米成熟的AI語音交互系統,未來車載設備可能實現與智能家居的無縫聯動,打造"人-車-家"閉環生態。
產業鏈協同效應正在顯現。小米將移動終端領域積累的芯片研發、操作系統優化能力,與新能源汽車的電池管理、智能駕駛技術相結合,形成獨特的技術壁壘。其充電設施運營業務更與小米生態鏈企業形成聯動,通過布局超充網絡、開發便攜式充電設備,構建起覆蓋出行全場景的能源解決方案。這種跨領域的技術遷移能力,或將成為小米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的破局關鍵。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小米選擇此時加速布局恰逢其時。隨著智能網聯汽車滲透率持續提升,消費者對車載智能設備的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小米憑借在消費電子領域積累的品牌認知度與供應鏈管理能力,有望快速切入這片藍海市場。其"硬件利潤不超過5%"的定價策略,若延伸至汽車領域,或將重塑行業價格體系,推動智能出行技術普惠化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