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千年水鄉邂逅數智浪潮,浙江烏鎮正以全新的姿態擁抱未來。在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即將召開之際,這座江南古鎮通過一系列前沿科技應用,展現出智慧化轉型的生動圖景。從網絡巡檢的機器狗到智慧公路的實時監測,從養老院的智能設備到街區的無人零售,數字技術正深度融入古鎮的每個角落。
在峰會場館周邊,一只背著特殊裝備的機器狗成為網絡保障的"移動巡檢員"。這只由中國移動引入的"網優獵手"搭載著測試分析工具,頭頂探測設備,能夠自主完成無線環境巡檢任務。當后臺AI系統識別到網絡異常時,機器狗會立即前往指定地點進行實時測試,并將數據回傳系統進行分析優化。"過去我們像消防員,哪里有問題撲向哪里;現在AI更像排雷手,能提前發現并消除隱患。"浙江移動工程師萬楊介紹,這套系統使保障效率提升數倍,參數類問題處理時間從半天縮短至五分鐘。
交通領域的變革同樣顯著。作為全國"車路云一體化"首批試點城市,桐鄉市以G320國道為樣本打造智慧公路樣板。通過部署14個路口的智能網聯基礎設施,構建起"路空協同指揮中心",融合無人機巡檢與路側感知數據,形成立體化監測網絡。浙江移動桐鄉分公司經理朱佳敏表示,5G-A網絡的超低時延特性使車道級交通事件識別達到毫秒級,動態綠波控制系統讓試點路段通行效率提升15%以上。系統還能向車輛實時推送紅綠燈狀態和危險預警,打造"伴隨式出行服務"。
智慧養老場景則展現出科技的溫度。在烏鎮養老院,兩只機器狗正陪著老人們跳舞,大狗播放音樂,小狗搖尾轉圈,引得笑聲不斷。這里部署的智能設備覆蓋生活照料、健康監測、安全防護全場景:聯網血氧儀、血糖儀實現健康數據實時上傳;毫米波雷達和智能床墊監測夜間起夜情況;外骨骼機器人和智能拐杖提供康復支持。健康養老數字孿生平臺整合了每位老人的病史、營養攝入、睡眠分析等數據,AI系統能給出個性化健康建議。"智能拐杖不僅是出行工具,更是救命設備。"項目經理朱彩霞介紹,設備內置的SOS功能和定位系統能在老人摔倒時立即報警,即使在地下室也能精準定位。
商業街區的創新同樣引人注目。南柵南藝術街區的"AI無人小店"通過5G+攝像頭和智能分析系統,實現24小時自助運營。顧客掃碼進入后,選好商品即可自動完成支付。店主老錢算了一筆賬:改成無人值守后,不僅節省了人力成本,夜間營業額還增加了四五百元,周末甚至能達到兩千元。"系統會實時報警,再也不用擔心丟東西了。"這種模式已在嘉興推廣三十余家,未來將覆蓋更多連鎖便利店和沿街商鋪。
這些變革的背后,是中國移動打造的智能化數字底座。通過可感知、會思考、能演進的數字基礎設施,烏鎮正在構建"智慧大腦"與"數字筋骨"的深度融合。當傳統水鄉的青石板路遇上數字浪潮,這座千年古鎮正以更智慧、更安全、更高效的姿態,迎接數智時代的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