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淮汽車”)在資本市場與產業合作領域近期動作頻頻。11月6日,該公司股價上漲0.96%,當日成交額達19.67億元,換手率為1.90%,總市值攀升至1051.82億元。不過,資金流向數據顯示,當日主力資金凈流入為-1.86億元,占當日成交額的0.13%,在所屬行業中排名第13位,且連續三日呈現主力資金減倉態勢。所屬行業整體主力凈流入為-4.24億元,同樣連續三日減倉。
從主力持倉情況來看,江淮汽車主力輕度控盤,籌碼分布較為分散,主力成交額為8.72億元,占總成交額的11.69%。技術面分析顯示,該股籌碼平均交易成本為51.14元,近期籌碼雖有減倉,但減倉程度有所減緩。目前股價接近支撐位48.00元,若在該支撐位處出現反彈,股價走勢或迎來轉機;若跌破支撐位,則可能開啟一波下跌行情。
江淮汽車在產業合作方面成果豐碩,與多家科技巨頭展開深度合作。在自動駕駛領域,江淮-百度自動駕駛項目取得重要進展,成功解決了縱向加速度精確控制、橫向人機共駕等系統性問題,并完成了超過1000公里的實車實際道路測試。同時,公司與華為在HMS、自動駕駛核心傳感器、MDC、智能座艙等多個方面展開全面且深入的合作,為智能汽車的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在低空飛行領域,江淮汽車也積極布局。2025年2月25日,全球領先的城市空中交通(UAM)科技企業億航智能宣布,與江淮汽車、合肥國先控股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三方計劃在合肥成立合資公司,投資建設集先進性、標準化、自動化于一體的低空航空器制造基地,生產電動化、智能化、無人化的低空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這一舉措有望開拓低空出行新市場。
新能源汽車領域同樣是江淮汽車的重點發展方向。公司合作伙伴包括大眾和蔚來汽車,其中是蔚來汽車的主要代工廠。公司與大眾的合營企業江淮大眾,目前生產銷售的產品為新能源乘用車。在智能化技術方面,江淮汽車也取得顯著成果。2023年年報顯示,在智能架構領域,公司完成高性價比域集中架構平臺和高性能計算與通訊架構平臺的搭建;智能駕駛領域,智能駕駛實現迭代升級,L2 +產品已批量投放,高度自動駕駛核心技術已應用于自動駕駛小巴、無人物流小車等車型;智能座艙領域,擁有開放式軟件生態,支持手機和車機一碰連、一碰傳等個性化交互體驗;智能服務領域,實現手機APP OTA升級及系統壓力自動化測試開發,并在部分車型應用。
江淮汽車成立于1999年9月30日,2001年8月24日上市,公司總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東流路176號。公司主營業務涵蓋商用車、乘用車、汽車底盤及汽車核心零配件等的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主營業務收入構成中,商用車占比54.97%,乘用車占比25.10%,其他占比11.82%,客車占比7.67%,底盤占比0.44%。所屬申萬行業為汽車-商用車-商用載貨車,所屬概念板塊包括冷鏈物流、汽車金融、電動物流車、整車、華為鴻蒙等。
股東情況方面,截至9月30日,江淮汽車股東戶數為17.64萬,較上期增加24.81%;人均流通股12378股,較上期減少19.88%。2025年1月 - 9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09.32億元,同比減少4.15%;歸母凈利潤-14.34億元,同比減少329.43%。分紅方面,江淮汽車A股上市后累計派現29.00億元,近三年累計派現4586.42萬元。機構持倉方面,截止2025年9月30日,江淮汽車十大流通股東中,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位居第二大流通股東,持股5548.50萬股,相比上期減少4517.47萬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