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山東海陽東方航天港一號半固定式火箭子級試車平臺上,星河動力公司成功實施了智神星一號可重復使用液體運載火箭一子級動力系統的關鍵試車。這一里程碑事件緊隨該型號二子級動力系統試車的圓滿成功,標志著智神星一號所有大型地面試驗均已完成,正式進入首飛準備階段。
試車過程中,科研團隊對智神星一號一子級在加注、停放等關鍵環節的方案合理性及系統協調性進行了全面驗證。同時,增壓輸送系統與發動機系統的匹配性、電氣系統時序控制的精準度,以及七機點火、關機流程設計的正確性均得到了嚴格考核。試車還成功驗證了動力系統故障診斷功能的有效性,以及七機點火過程中聯合擺動功能的穩定性。
作為國內首批即將開展軌道級發射的可重復使用構型液體運載火箭,智神星一號在設計上具有顯著優勢。其設計重復使用次數不少于25次,一子級采用七臺自研CQ-50液氧/煤油發動機并聯的方案,可選配愛神星上面級,起飛質量約283噸,低軌最大運載能力可達7噸。這一設計使得智神星一號在大型星座組網和大型衛星發射市場中具有強大的競爭力。
為了實現一子級的回收復用,星河動力公司在核心技術上進行了多項攻關。其中,國內首創的七機并聯方案尤為引人注目。該方案中的發動機具備深度變推和多次起動能力,能夠實現一子級的垂直精準著陸。通過逆向噴流風洞試驗,科研團隊為回收制導控制系統的設計提供了關鍵數據支持。
在制造工藝方面,智神星一號箭上大量應用了3D打印等先進技術,為火箭的批量生產與可復用性奠定了堅實基礎。這些技術的應用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還降低了生產成本,使得智神星一號在市場競爭中更具優勢。
根據計劃,智神星一號將于2026年隨發射任務開始軌道級回收試驗驗證。這一試驗將進一步檢驗火箭的回收復用能力,為未來的商業航天發射提供更多可能性。
目前,智神星一號首飛任務的準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首飛任務計劃在酒泉“東風商業航天創新試驗區”星河動力自建工位開展。該工位建設已進入收尾階段,預計將于近期具備驗收使用條件。隨著各項準備工作的就緒,智神星一號即將迎來其歷史性的首飛時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