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美妝行業龍頭企業珀萊雅近期面臨多重挑戰。根據最新披露的第三季度財務報告,公司當季營收同比下滑11.63%,凈利潤降幅達23.64%,創下上市以來單季最大跌幅。前三季度整體表現同樣承壓,營業收入70.98億元、凈利潤10.26億元,增速分別放緩至1.89%和2.65%,與去年同期超30%的增速形成鮮明對比。
核心業務板塊呈現明顯分化。護膚類產品作為營收主力,第三季度收入13.16億元,同比下降20.41%,平均售價較同期下降22.19%。彩妝品類僅實現0.89%的微弱增長,洗護產品雖保持137.7%的高增速,但1.79億元的營收規模仍顯單薄。主品牌"珀萊雅"的營收占比持續下滑,從2022年的82.74%降至今年上半年的74.27%,用戶流失問題在核心電商平臺尤為突出,天貓旗艦店客戶數同比下降11.78%,唯品會平臺降幅達15.63%。
成本結構失衡問題日益凸顯。前三季度銷售費用高達35.25億元,占營收比重攀升至49.67%,較去年同期增加近5個百分點。相比之下,研發費用僅1.42億元,不足銷售費用的二十五分之一,管理費用則同比增長6.42%。這種"重營銷輕研發"的模式導致產品價格體系承壓,第三季度護膚類、彩妝類、洗護類產品平均售價均出現兩位數降幅。
管理層更迭帶來戰略調整。2024年9月,創始人侯軍呈之子侯亞孟接任總經理,開啟"創二代"時代。伴隨高層人事變動,原首席營銷官、首席科學官等核心崗位人員相繼離職,公司同步組建包括首席研發創新官、首席數字官在內的新管理團隊。盡管2024年全年營收突破百億大關,但2025年業績增速斷崖式下滑,資本市場反應明顯,股價較侯亞孟上任時累計下跌超15%。
多品牌戰略初顯成效。目前公司旗下擁有珀萊雅、彩棠、Off&Relax等8個品牌,覆蓋護膚、彩妝、洗護三大領域。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按2024年零售額計算,公司有4個品牌營收超5億元,在本土化妝品集團中位居首位。其中洗護品牌Off&Relax表現亮眼,2025年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102.52%。研發端持續投入,設立三大研發中心,擁有360人研發團隊,取得282項中國專利及3項海外專利。
國際化進程加速推進。10月30日,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遞交H股上市申請,擬募集資金用于研發創新、品牌建設、智能制造等領域。此次發行股數不超過總股本的15%,中金公司和瑞銀集團擔任保薦人。管理層表示,港股上市將增強海外并購能力,提升全球品牌影響力,為研發投入和海外市場拓展提供資金支持。此前公司已通過巴黎分公司啟動海外并購,重點布局嬰童護理、香水等賽道,并投資彩妝品牌花知曉成為其第二大股東。
市場競爭格局持續演變。盡管珀萊雅營收規模仍居國內美妝企業首位,但增速已落后于上美股份、毛戈平等競爭對手。線上渠道依賴度超過95%的運營模式,使其面臨平臺規則變動和流量成本上升的風險。高端化轉型面臨品牌認知重塑挑戰,而"雙十戰略"提出的十年進入全球前十目標,與當前全球第十名科蒂集團半年182.99億元的銷售額仍存在較大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