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近日在接受央視頻《格力請回答》專訪時,宣布公司研發的光儲空調系統實現重大技術突破,宣稱該系統可實現家庭用戶“零電費”使用空調。這一消息迅速引發家電行業和消費者廣泛關注,尤其在夏季用電高峰期,空調能耗問題長期困擾用戶,董明珠的表態直擊市場痛點。
據格力官方披露,光儲空調系統整合了光伏發電、儲能裝置與空調設備,通過光伏直流直驅技術,將太陽能板產生的直流電直接供給空調運行,省去傳統逆變器轉換環節,能量利用率達99%。該系統配備自主研發的鈦酸鋰儲能電芯,循環壽命超過25000次,可在-50℃至60℃極端溫度下正常工作,確保陰雨天氣或夜間持續供電。格力稱,在陽光充足地區,單套系統年節電量約4000度,相當于普通家庭大半年電費支出。
技術落地層面,格力已將光儲系統應用于全球35個國家和地區,覆蓋1.2萬個工程場景。深圳地鐵某線路采用該技術后,年節約電費達1500萬元;中東某工廠改造后降溫成本降低75%。格力方面透露,若全國30%公共建筑采用其磁懸浮變頻離心機技術,每年可節省電費204.8億元,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850萬噸。截至2025年6月,格力累計申請專利近14萬件,其中發明專利超7萬件,擁有48項“國際領先”技術,為光儲空調研發奠定基礎。
市場反應呈現兩極分化。部分消費者對“零電費”概念表示期待,認為該技術若普及將顯著降低家庭用電成本;但也有質疑聲音認為,光伏設備初始安裝成本高昂,實際經濟性需長期驗證。新源彩能總經理劉一民指出,國家電網支持光伏空調應用以緩解用電高峰壓力,但格力獨家技術短期內可能因成本問題難以快速普及。目前格力官網尚未公布光儲空調具體售價及詳細參數,僅以“零電費、零浪費、零擔心”作為宣傳標語。
行業競合方面,格力與小米的空調市場爭奪戰持續升級。2025年8月,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引用第三方數據稱,小米空調線上銷量份額超越格力位居行業第二。格力市場總監朱磊隨即質疑數據統計口徑,并曬出格力與小米中央空調主板對比圖,暗示對手工藝落后。9月小米推出空調十年免費包修服務后,朱磊嘲諷其“先修好11萬輛車再談承諾”,引發輿論爭議。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小米空調出貨量超540萬臺,同比增速超60%,7月線上市占率達16.71%,與格力17.66%的差距縮小至1.74個百分點。
技術溯源顯示,格力光儲空調研發始于2012年。當時中國光伏產業規模全球領先,太陽能電池產量占全球半壁江山,生產成本持續下降。董明珠瞄準太陽能與空調結合的潛在市場,啟動長達十年的技術攻關。研發過程中,團隊遭遇電機燒毀、巨額投入等挑戰,最終突破光伏發電與空調直連技術,開發出具備五種工作模式的系統,可實時切換純光伏發電、純空調運行等模式,并通過儲能裝置保障穩定運行。該技術已在美國亞利桑那州世貿中心、沙特利雅得工廠等項目落地,全球最大光伏空調項目總冷量超4200冷噸。
業內分析認為,格力光儲空調若實現規模化應用,將推動家電行業從“耗能產品”向“節能系統”轉型,加速“雙碳”目標實現。但技術普及仍需跨越成本門檻,當前光伏設備安裝費用對普通家庭而言負擔較重。投資人劉波表示,若格力能平衡技術成本與市場定價,光儲空調有望成為新的業績增長點,對股價形成利好支撐。與此同時,格力與小米的競爭也反映出家電行業白熱化態勢,技術迭代與市場份額爭奪將持續考驗企業戰略定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