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同輻在醫用穩定同位素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其碳同位素產品發布會暨穩定同位素基地二期項目建設啟動大會日前在安徽桐城順利舉行。會上正式推出高豐度13CO氣體及尿素產品,標志著我國在尿素呼氣診斷領域擺脫了對進口原料的長期依賴,實現了從關鍵原料到終端產品的全產業鏈自主可控。
此次發布的高豐度13CO氣體是檢測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核心原料,此前國內市場完全依賴進口。中國同輻通過與原子能院等科研機構深化合作,成功攻克多項技術難題,填補了國內空白。隨著二期項目的啟動,企業將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條,擴大生產規模,預計建成后將形成年產2000公斤高豐度13CO氣體、4000公斤13C尿素原料藥的生產能力,并覆蓋其他胃腸道疾病治療藥物原料藥生產線。
在同位素產業領域,我國近期接連取得重要進展。中核集團此前宣布,國內規模最大的高豐度鐿-176同位素科技產業基地已在天津中新生態城開工建設。這一項目將推動該同位素從實驗室研究轉向規模化生產,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到產業化應用的跨越式發展。
另一項突破性成果來自鉬同位素制備技術。中核集團通過統籌旗下核理化院、核動力院及中國同輻等單位協同攻關,首次實現"鉬-98堆輻照制備鉬-99,進而生產锝-99m發生器"的完整技術路線。這項成果使我國具備自主批量化供應锝-99m的能力,徹底改變了該醫用同位素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锝-99m是核醫學診斷中最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廣泛應用于癌癥、心血管疾病等領域的影像檢查。
業內專家指出,這些突破不僅解決了醫用同位素"卡脖子"問題,更推動我國核技術應用產業向高端化邁進。通過構建"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體系,我國正在形成完整的同位素研發、生產、應用產業鏈,為提升醫療診斷水平、保障人民健康提供重要支撐。隨著多個重大項目陸續落地,我國在全球醫用同位素領域的競爭力將顯著增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