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網湖州供電公司自主研發的特高壓線路具身智能雙臂機器人完成首次高空清障作業,標志著我國在特高壓智慧運維領域取得重要突破。該機器人基于具身智能技術,能夠精準快速清除特高壓多分裂導線上懸掛的細小易飄物,有效解決了傳統人工清理方式效率低、風險高的問題。
特高壓輸電通道作為能源輸送的“大動脈”,其外部運行環境日益復雜。飄掛物、低空飛行無人機等異物對線路安全構成嚴重威脅。為應對這一挑戰,國網湖州供電公司歷時多年攻關,突破機械系統輕量化、超視距低延時控制等關鍵技術,成功研制出適用于特高壓多分裂導線作業的具身智能機器人。
此次投入使用的機器人采用雙機械臂協作設計,單臂具備6自由度仿人構型,負載能力超過5公斤,工作半徑達0.9米。通過5G與LoRa雙鏈路冗余通信系統,操作人員可在300米外實現毫米級精細控制,系統延時低于10毫秒。配套的“數字孿生+實時遙操作”地面站系統,將作業現場、數字模型與控制設備實時映射,大幅提升操控精度與作業效率。
該機器人集成了視覺交互、自主學習和人機同步交互功能。雙機械臂設計顯著提升了空間操作能力,能夠實時感知環境并更新孿生模型,自主規劃路徑、避障,并兼容多種感知模塊和作業工具。靈巧手等模塊化末端執行器使其能夠靈活適應不同任務需求,除清除異物外,未來還可執行補裝銷子、螺母等帶電檢修任務。
作為西電東送、三峽電力外送和皖電東送的重要樞紐,浙江湖州境內擁有特高壓及跨區電網線路12回,總長924.3公里,占全省總規模的42.05%。近年來,國網湖州供電公司通過“立體巡檢+集中監控+網格化巡檢站”模式,結合衛星遙感、無人機巡檢和在線監測技術,構建起精準感知與風險預警體系,推動傳統運維向智能化、數字化轉型。
在新型特高壓帶電作業技術領域,該公司持續探索直升機帶電作業、機器人帶電作業等新工法,為能源輸送“大動脈”的安全運行提供全方位保障。此次具身智能機器人的成功應用,進一步提升了特高壓線路運維的智能化水平,為行業技術發展提供了重要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