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啤酒行業面臨消費環境變化的背景下,重慶啤酒近日披露的三季度業績報告引發市場關注。數據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30.59億元,歸母凈利潤12.41億元,盡管營收同比微降0.03%,凈利潤同比下降6.83%,但在產品結構優化和渠道創新方面展現出積極態勢。
從銷售數據看,公司前三季度啤酒銷量達266.81萬千升,同比增長0.4%,其中第三季度銷量約86.73萬千升,同比下滑1.2%。區域市場表現分化明顯:西北區以37.55億元營收保持2.23%的增長,成為核心增長極;中區營收52.68億元同比下降1.53%;南區營收36.92億元基本持平。財務副總裁陳偉豪解釋,凈利潤下滑主要受銷售費用增加和有效稅負率提升雙重因素影響,公司通過加大市場投入維持了銷量增長。
產品結構升級成為應對挑戰的關鍵策略。高檔產品(8元/瓶及以上)收入77.15億元,同比增長1.18%,其中嘉士伯和風花雪月品牌實現雙位數增長,烏蘇、1664等品牌的罐裝產品通過非現飲渠道拓展保持高速增長。主流產品(4-8元/瓶)收入46.85億元同比下降1.66%,經濟型產品(4元/瓶以下)收入3.14億元同比下滑1.21%,公司表示這主要受高份額市場消費環境變化和外部競爭影響。
在渠道創新方面,重慶啤酒推出多款1L裝精釀產品,包括"烏蘇精釀大紅袍啤酒"、"山城龍井綠茶精釀"等,通過非現飲渠道拓展消費場景。公司透露,"烏蘇精釀大紅袍啤酒"在非現飲渠道銷售表現超出預期,未來將持續在包裝、口味等方面進行創新。這種大容量包裝策略被視為打開家庭消費市場的重要嘗試。
跨品類布局方面,公司今年推出近30款新品,形成啤酒與非啤酒雙支柱創新格局。非啤酒品類涵蓋果味汽水、蘇打汽水和能量飲料,其中"天山鮮果莊園"橙味汽水和首款能量飲料"電持"在重慶、新疆等基地市場獲得積極反饋。光大證券研報指出,"電持"能量飲料在烏魯木齊周邊鋪貨情況良好,已進入商超、便利店等終端渠道,顯示非啤酒業務與集團全球戰略形成協同效應。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公司管理層表示將繼續推進產品結構優化,針對年底節日節點策劃系列市場活動。在渠道拓展上,將深化餐飲等現飲場景的覆蓋,同時利用現有渠道優勢推動飲料產品試銷。公司承認飲料業務仍處于培育階段,但強調在強勢市場具備渠道基礎和消費場景優勢,產品質量和盈利能力將是說服渠道客戶的關鍵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