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光模塊板塊在10月31日出現顯著回調,中際旭創、新易盛、天孚通信三家龍頭企業股價集體下挫,市值在兩個交易日內累計蒸發1428億元。這場波動源于三家公司最新披露的三季度財報,盡管整體業績維持增長態勢,但單季表現分化疊加市場情緒波動,引發了二級市場的連鎖反應。
作為行業龍頭的中際旭創,三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102.16億元,同比增長56.83%;凈利潤31.37億元,同比增幅達124.98%。公司前三季度累計營收突破205億元,凈利潤超71億元。業績增長主要得益于800G光模塊需求持續釋放,以及1.6T產品開始進入量產階段。管理層透露,重點客戶已啟動1.6T部署,預計2026-2027年將迎來大規模應用。不過,高速擴張帶來的存貨壓力開始顯現,三季度末存貨余額達112.16億元,較年初增長52.64%,資產減值損失達6636萬元。
新易盛雖然前三季度表現搶眼,營收同比增長221.7%至165億元,凈利潤增長284.37%至63億元,但三季度出現環比下滑。當季營收環比下降4.97%至60.68億元,凈利潤環比下降3.2%至23.85億元。公司解釋稱,部分客戶提貨節奏變化導致收入確認延遲,同時關鍵物料供應緊張制約了產能釋放。值得注意的是,實控人高光榮在10月9日通過協議轉讓減持1143萬股,套現37.49億元,引發市場對股東信心的擔憂。
天孚通信同樣面臨增長瓶頸,三季度營收環比下降3.18%至14.63億元,凈利潤環比下降5.3%至5.66億元。盡管前三季度營收增長63.63%,凈利潤增長50.07%,但EML光引擎核心物料短缺問題持續影響交付能力。公司存貨余額3.37億元,較年初下降3.64%,但資產減值損失同比激增238.76%至3310萬元。招商證券研報指出,隨著英偉達GPU交付量上修,天孚通信配套的1.6T光引擎業務有望迎來彈性增長。
市場對三季報的反應超出預期。10月30日財報發布后,三家公司股價次日集體跳水:新易盛下跌6.44%,中際旭創下跌6.94%,天孚通信更是大幅下跌7.76%。加上前一個交易日天孚通信已下跌11.56%,兩日市值蒸發分別為614億、530億和284億元。這種劇烈波動與年初以來的強勁走勢形成鮮明對比——三家公司年內股價分別上漲231%、320%和174%,中際旭創和新易盛更躋身公募基金前十大重倉股。
機構持倉變化折射出市場情緒的微妙轉變。數據顯示,重倉中際旭創的權益基金數量從二季度末的392只增至三季度末的746只,持股數量從1.07億股增至1.38億股。但股價的快速攀升也引發股東減持潮,9月中際旭創兩大股東合計減持超千萬股,控股股東更是計劃未來三個月內再減持550萬股。這種"業績增長與股東減持并行"的現象,加劇了市場對估值泡沫的擔憂。
面對股價波動,企業管理層試圖穩定市場信心。中際旭創在投資者交流中強調,AI算力需求持續增長將支撐光模塊行業保持高景氣度,預計2026年行業增長趨勢依然向好。新易盛也表示,結合客戶需求指引,2025年四季度及2026年行業景氣度將持續。國盛證券研報則預測,到2026年光通信產業鏈將進入"保交付"時代,供應鏈掌控力將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龍頭企業有望憑借交付優勢脫穎而出。
技術迭代帶來的價格壓力始終是行業隱憂。民生證券分析指出,光模塊作為技術驅動型產品,每一代新產品上市初期都享有技術溢價,但隨著量產規模擴大和成本優化,價格必然呈現漸進式下降。這種技術普及與成本優化的雙重作用,要求企業不斷通過技術創新和供應鏈管理來維持競爭力。當前,三家公司均在加大研發投入,中際旭創前三季度研發費用達9.45億元,同比提升27.41%,為應對未來技術挑戰儲備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