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寵物市場并購動作不斷,行業格局正經歷深刻變革。依依股份與天元寵物兩大上市公司的戰略布局,成為觀察行業趨勢的重要窗口。
作為A股"寵物護理第一股",依依股份在十天內連續拋出兩項重大投資。10月14日宣布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收購高端貓糧品牌高爺家,三天后又披露將出資7020萬元參股瑞派寵物醫院投資基金。這家以寵物墊、寵物褲起家的企業,正通過橫向擴張構建覆蓋食品、醫療的完整生態鏈。數據顯示,其寵物護理產品出口市占率達30%,柬埔寨新工廠投產后年產能將突破49億片。
被收購方高爺家成立于2020年,憑借"高肉貓糧定義者"的定位快速崛起。2024年整體銷售額達6億元,其中貓砂副牌許翠花銷售額同比激增247%至2.6億元。而瑞派寵物醫院作為行業頭部,在全國70余個城市擁有600余家門店,其上市進程一直備受資本市場關注。
無獨有偶,今年5月"寵物用品第一股"天元寵物也啟動重大資產重組,擬以6.88億元收購電商服務商淘通科技。盡管該收購因財務資料問題暫緩,但反映出行業從代工出口向品牌運營轉型的集體訴求。這種轉型背后,是中國寵物市場從初創期向成熟期過渡的必然選擇。
中國寵物經濟正經歷量價齊升的黃金期。戶均寵物數量從2014年的0.56只增至2024年的0.89只,市場規模五年間從2065億元擴張至3002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10%。天眼查數據顯示,2023年寵物相關企業注冊量達190萬家,現存企業超過478萬家。
行業洗牌中,品牌化成為核心命題。過去依賴代工的企業紛紛開啟轉型:乖寶寵物通過麥富迪等品牌占據本土市場頭把交椅;中寵股份發力國內市場后盈利能力顯著提升;而依依股份雖推出樂事寵等自有品牌,但品牌業務占比偏低導致增速放緩。這種背景下,并購成為快速獲取品牌資源的有效途徑。
寵物市場的混戰格局與產業集群的形成密不可分。山東依托禽類養殖優勢,孕育出中寵股份、乖寶寵物等食品巨頭;浙江溫州平陽則憑借皮革產業基礎,誕生了佩蒂股份、源飛寵物等咬膠類企業。這種地域特色在資本市場形成鮮明標簽:佩蒂股份被稱為"寵物零食第一股",天元寵物則是"寵物用品第一股"。
當前行業正從專業分工向場景融合轉變。做食品的企業開始涉足用品,護理企業拓展食品業務,形成"你中有我"的競爭態勢。這種混戰本質上是企業為搶占消費場景做出的戰略選擇——通過構建完整服務鏈,增強用戶粘性。但業內人士指出,這種跨界競爭具有階段性特征,待市場成熟后,品牌定位將更加清晰。
值得注意的是,并購潮中暗藏風險。依依股份收購高爺家就遭遇名譽權糾紛插曲,天元寵物收購淘通科技也出現中止審核情況。這些案例提醒市場,在行業整合過程中,合規運營與風險控制同樣重要。
從代工出口到品牌運營,從專業分工到場景融合,中國寵物市場正在經歷深刻轉型。隨著資本持續涌入和消費需求升級,這個千億級市場即將迎來更激烈的競爭與更豐富的商業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