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摩爾線程成功過會,國產GPU領域另一家備受矚目的獨角獸企業——沐曦集成電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沐曦股份”)也邁出了關鍵一步,其科創板IPO申請即將迎來上會審議。
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公告稱,上市審核委員會將于10月24日對沐曦股份的首發申請進行審議。根據招股書,沐曦股份計劃發行不超過4010萬股A股普通股,擬募集資金總額達39.04億元,保薦機構為華泰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沐曦股份此次募集的資金將主要用于三個項目的投資:新型高性能通用GPU研發及產業化、新一代人工智能推理GPU研發及產業化,以及面向前沿領域和新興應用場景的高性能GPU技術研發。公司表示,這些項目的順利實施將推動現有核心產品線的持續迭代升級,鞏固行業領先地位,并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
在股權結構方面,陳維良通過合計控制沐曦股份22.94%的股權,并擁有公司董事會除獨立董事外半數以上成員的提名權,成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公司的主要股東陣容強大,包括混沌投資及其一致行動人葛衛東、經緯創投、和利資本、紅杉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
沐曦股份成立于2020年,專注于研發、設計和銷售全棧GPU產品,覆蓋人工智能訓練和推理、通用計算與圖形渲染等多個領域,并提供配套的軟件棧與計算平臺。近年來,公司相繼推出了曦思N系列GPU(用于智算推理)、曦云C系列GPU(用于訓推一體和通用計算),以及正在研發中的曦彩G系列GPU(用于圖形渲染)。
截至2025年3月,沐曦股份的GPU產品累計銷量已超過25000顆,廣泛應用于教科研、金融、交通、能源、醫療健康、大文娛等多個行業。公司還構建了“1+6+X”生態與商業布局,基礎算力底座相繼部署于10余個智算集群,算力網絡覆蓋國家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臺、運營商智算平臺和商業化智算中心,區域覆蓋北京、上海、杭州、長沙、中國香港等地。
作為典型的Fabless模式企業,沐曦股份主要負責GPU芯片的規格參數制定、架構設計、核心IP開發、封裝設計等環節,而晶圓加工和封裝測試則通過委外方式完成。盡管成立僅五年,但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已擁有境內授權專利255項,其中發明專利245項,并被認定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上海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在研發投入方面,沐曦股份表現突出。2022年至2025年1-3月,公司研發投入分別為6.48億元、6.99億元、9.00億元和2.18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均保持在較高水平。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研發人員達706人,占員工總數的75.83%;截至2025年3月31日,研發人員為652人,占比74.94%。
然而,沐曦股份目前尚未實現盈利。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42.64萬元、5302.12萬元、7.43億元和3.20億元,但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7.77億元、-8.71億元、-14.09億元和-2.33億元,累計虧損超過32億元。
沐曦股份解釋稱,公司尚未盈利的主要原因包括:國產GPU芯片市場長期被國外巨頭壟斷,滲透率低,市場拓展需逐步推進;公司智算推理和訓推一體GPU芯片量產時間較短,銷售規模處于爬坡階段;GPU芯片行業資本與技術密集,研發投入大;以及實施股權激勵確認了較大金額的股份支付費用。
盡管如此,沐曦股份對未來充滿信心。公司表示,隨著AI芯片行業的高速增長和國產替代的持續加速,公司主營業務的市場空間將更加廣闊。同時,公司將繼續保持高水平的研發投入,預計能夠保持良好的持續經營能力,營業收入有望保持穩步增長。根據公司預測,最早可能在2026年達到盈虧平衡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