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的人工智能論壇上,賽力斯汽車總裁何利揚以《賽力斯汽車對AI技術的探索》為主題,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技術對汽車產業的深遠影響。他指出,當前汽車產業正經歷由AI驅動的范式變革,智能化成為行業競爭的核心賽道。賽力斯通過將AI技術深度嵌入產品全生命周期,在輔助駕駛、智能座艙、安全體系等關鍵領域實現了系統性突破。
何利揚詳細闡述了賽力斯的"全鏈路智能"戰略:在產品端,端到端大模型與輔助駕駛系統的融合使決策響應速度提升40%,智能座艙日均使用時長達到1.9小時,成為用戶移動生活的"第三空間";在生產端,依托"產業大腦"架構部署的20余類垂類大模型,將研發周期壓縮30%,制造環節的缺陷率下降至百萬分之五以下。特別在能源管理領域,AI路況預測系統使車輛續航效率提升15%,充電規劃準確率超過92%。
安全領域的技術創新成為演講重點。賽力斯首創的場景化智能安全體系已開發340余項安全功能,覆蓋190多個典型場景。該體系通過AI算法實時分析駕駛環境,在主動安全方面累計避免潛在碰撞200萬次,泊車輔助功能激活次數達2.4億次。何利揚強調:"安全不是配置清單,而是貫穿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承諾。"數據顯示,搭載組合輔助駕駛系統的問界車型累計行駛里程達118億公里,其中38億公里由AI系統主導駕駛。
市場數據印證了技術落地的成效。截至2025年9月,問界系列車型累計交付量突破82.8萬輛,其中近66萬用戶選擇組合輔助駕駛功能。用戶實際使用數據顯示,AI介入的駕駛場景覆蓋率達87%,系統對復雜路況的識別準確率保持在98.6%以上。這些數據不僅驗證了技術的可靠性,更反映出消費者對智能駕駛的接受度正在快速提升。
面對產業變革,何利揚提出"開放協作"的發展主張。他表示,在國家"人工智能+"戰略指引下,賽力斯愿與行業伙伴共建技術標準體系,通過數據共享、算法共研推動產業升級。目前,公司已與12家科研機構建立聯合實驗室,在車載芯片、多模態感知等前沿領域開展協同攻關,預計未來三年將投入50億元用于AI技術研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