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導體產業技術攻堅的浪潮中,中國企業的創新突破正以“集團式突圍”的姿態打破國際壟斷格局。近日,一家名為“新凱來”的企業在行業展會上引發高度關注,其旗下兩家子公司分別推出的硬件與軟件產品,成為破解芯片制造“卡脖子”難題的關鍵拼圖。
子公司“萬里眼”研發的90GHz新一代超高速實時示波器,以全球第二的性能指標震撼業界。這款被稱為電子行業“顯微鏡”的設備,突破了西方《瓦森納協議》對高端測試儀器的封鎖,將國產示波器的精度推向全新高度。其應用直接覆蓋7納米及以上制程的AI芯片研發,為國產芯片提供精密測試工具,填補了國內在高端示波器領域的技術空白。
另一家子公司“啟云方”則聚焦芯片設計環節,推出兩款EDA(電子設計自動化)軟件,實現國內該領域“零的突破”。作為芯片設計的“畫筆”與“計算器”,EDA技術長期被美、德三家企業壟斷。此次發布的軟件不僅性能較國際標桿提升30%,更將硬件開發周期縮短40%,大幅提升了芯片設計效率,為國產芯片從研發到量產的流程按下“加速鍵”。
硬件與軟件的雙重突破,標志著中國企業在芯片制造全鏈條中撕開了兩道關鍵缺口。從測試到設計,從硬件到軟件,新凱來的技術成果折射出中國半導體產業“全流程國產裝備”的戰略布局。這種集群式創新模式,正在將產業命脈從國際巨頭手中逐步奪回,為國產芯片的自主可控開辟新路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