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智元機器人正式宣布其新一代工業級交互式具身作業機器人——智元精靈G2進入批量生產階段,并開啟首批商用交付。這款以工業標準打造的機器人憑借其強大的作業能力和多場景通用性,迅速吸引了市場關注,未上市便已獲得數億元訂單。
據介紹,智元精靈G2重達185公斤,全身配備26個主動自由度,其中單臂7個自由度,腰腿部5個自由度,可實現近似人類的彎腰、轉腰和側向擺動等動作。該機器人搭載高性能運動關節和高精度力矩傳感器,集成先進的空間感知系統,支持多模態語音交互,適用于工業、物流、導覽等多種場景。
在交付儀式上,智元機器人向均勝電子交付了首批20臺精靈G2機器人,這些機器人將率先應用于汽車零部件制造場景。均勝電子相關負責人透露,其制造場景中適配精靈G2的應用工位已達千個,并擁有更多上下游產業鏈關聯場景,為機器人部署提供了廣闊空間。
智元機器人合伙人姚卯青表示,精靈G2的交付量今年已達數千臺,較去年增長了一個數量級。客戶訂單覆蓋科研教育、交互服務、工業等多個領域。他強調,人形機器人的發展正從專用走向通用,未來需要不斷提升算力、優化模型,解決硬件和軟件的上限問題。
針對機器人翻跟頭等動作的展示,姚卯青認為,這些動作更多是技術進步的體現,但實際使用頻率較低,且對機器人本體有損傷。他指出,機器人應更注重實用性,制造更多具有生產力價值的智能設備。
在續航方面,精靈G2具備自主返回充電站補能的能力,并支持雙電池熱插拔換電,可滿足24小時工廠產線節拍需求。姚卯青透露,目前智元最看重的是讓機器人進入真實場景獲取高質量數據,這是技術路徑的關鍵一步。工業場景因其任務明確、環境可控,成為機器人部署的理想選擇。
精靈G2在美術館進行導覽講解工作
對于機器人替代人力的成本問題,姚卯青分析稱,在長三角地區,一名工人的年薪、福利及五險一金等支出超過30萬元。而機器人隨著規模化量產,成本將迅速優化。以服役兩年計算,機器人的成本可與三班倒的工人持平,甚至更低。在海外市場,人力成本更高,機器人的性價比優勢更為明顯。
效率提升是精靈G2的另一大優勢。姚卯青表示,原本需要兩臺G1完成的工作量,現在一臺G2即可勝任。這不僅提高了穩定性,還降低了后期運維與維修成本。
在產能布局方面,均普智能宣布將建設年產能“3000臺+”的具身智能機器人生產線,為精靈G2進入更多制造企業的工業場景提前布局。姚卯青透露,預計明年精靈系列銷量將占智元機器人總銷量的50%以上。
除了消費電子制造領域,智元機器人還在汽車零部件和汽車電子領域進行探索。姚卯青表示,龍旗科技的數億元訂單預計明年一季度將在產線上正式落地部署。同時,智元機器人已啟動全球布局,推進全球經銷網絡建設,并在全球主要市場聯合當地合作伙伴開展產品聯合設計、研發、生產與銷售。
姚卯青透露,智元機器人已收到大量海外客戶需求,期望明年海外市場收入占公司整體收入的比例達到30%甚至更高。他強調,工業場景是一個巨大的市場,用工量和人員穩定性存在挑戰,為機器人部署提供了大量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