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重工·濰柴動力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一場以“綠色重工”為主題的科技盛宴吸引了全球目光。來自140余個國家的近3000名海外合作伙伴齊聚一堂,共同見證山東重工旗下六大業務板塊的新產品與新技術集中亮相。其中,新能源領域的創新成果成為全場焦點,展現出中國高端裝備制造企業向綠色轉型的堅定決心。
展館外圈陳列的新能源卡車、公交車、旅行車及叉車等車型,與內圈核心展位的濰柴動力系統形成鮮明對比。這里集中展示了商用車純電用動力電池、燃料電池發動機、甲醇發動機等核心部件,其中SOFC(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發電系統更引發海外客商長時間駐足。這些技術成果不僅代表了濰柴在新能源領域的全產業鏈布局,更成為其賦能集團商用車、工程機械、智慧物流等板塊的重要支撐。
作為山東重工的“動力核心”,濰柴在新能源市場的布局早已展開。通過投資英國希鋰斯動力、加拿大巴拉德動力等國際企業,濰柴完成了動力電池、電機、電控、燃料電池的全產業鏈覆蓋。這種“混合動力、燃料電池、純電動”多技術路線并舉的戰略,使其在新能源領域形成獨特的競爭優勢。2025年前三季度,濰柴實現營業收入超2500億元,其中新能源板塊同比增幅達122%,成為集團增長的新引擎。
在產品層面,濰柴新能源商用車新品藍擎X7搭載的200kW·h電池組,創造了輕卡行業電量新紀錄;而藍擎X1系列微卡作為行業首款刀片電池小卡,以260公里綜合工況續航和“一度電多跑1公里”的效率,直擊用戶運營成本痛點。這些創新產品不僅在國內市場獲得認可,更通過中國重汽、中通客車等集團品牌,加速搶占全球市場份額。
在甲醇動力領域,濰柴歷時十年投入1.2億元研發的國內首款全自主商用甲醇內燃機,已實現礦卡批量銷售和貨船長江投用。其低醇耗、低排放、高可靠性的特性,正在引領行業綠色變革。與此同時,2025年3月投產的濰柴煙臺新能源產業園,首期4條刀片電池PACK線具備20GWh/年產能,為集團新能源戰略提供了關鍵制造保障。
山東重工在大會上明確提出,到2030年要建成營業收入突破1000億美元的科技領先型跨國集團,并將新能源、數智化、后市場和全球化作為四大戰略方向。作為核心業務單元,濰柴新能源被賦予重任。集團新能源轉型總監透露,未來兩年內集團電池需求將達50GWh,天然氣、甲醇及氫燃料電池產品將在不同場景中形成差異化競爭力。
從全產業鏈布局到具體產品落地,濰柴正以高品質新能源解決方案重塑全球行業格局。其目標不僅是滿足市場需求,更要通過持續創新引領技術發展方向,為全球客戶提供更具價值的綠色動力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