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碳中和目標的驅動下,新能源行業的競爭格局正經歷深刻變革——從單純追求產能擴張轉向以技術創新為核心的新階段。近日,某能源集團舉辦2025技術創新峰會,宣布與國內多所頂尖高校、科技企業及產業鏈上下游伙伴達成戰略合作,聚焦新材料研發、新能源電池升級、資源循環技術突破及系統應用創新四大領域。
“技術創新已成為企業穿越周期的關鍵。”集團董事長張天任在峰會上表示,“通過構建覆蓋新能源全產業鏈的技術矩陣,我們不僅要滿足當前能源需求,更要為未來十年的綠色轉型儲備核心技術。”據介紹,此次合作覆蓋從基礎材料研究到終端系統集成的完整鏈條,旨在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技術生態。
在新能源電池領域,該集團與無人機巡檢企業聯合研發機器人專用固態電池,重點解決工業場景下設備的“充電焦慮”與“續航短板”。通過優化電池能量密度與充放電效率,新技術將推動光伏運維、物流機器人等領域的智能化升級,助力實現“零碳作業”目標。
資源循環技術成為此次合作的另一重點。集團與浙江大學、中南大學分別簽署協議,攻關電池回收過程中的環保難題。其中,與浙江大學合作開發的“鉛循環廢水綠色處理”技術,可實現廢水近零排放;與中南大學聯合研發的“粗鉛綠色電解”工藝,則將再生鉛純度提升至99.9%以上,同時降低30%的生產能耗。
系統應用層面,集團與中興通訊達成通訊儲能電池合作,為5G基站、數據中心等高可靠性場景提供定制化能源解決方案。針對5G網絡建設帶來的海量數據處理需求,雙方研發的高性能儲能電池可支持基站連續運行8小時以上,并在突發斷電時實現毫秒級切換,確保通訊網絡“永不斷聯”。
業內人士指出,此次技術布局精準對接“十五五”規劃中的產業鏈現代化、綠色低碳轉型及數字基建等核心方向。通過構建“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創新體系,該集團正將技術優勢轉化為市場競爭力,為新能源行業從“規模競爭”轉向“價值競爭”提供示范樣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