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領域,電動車的續航里程與安全性能始終是消費者關注的焦點。如何突破里程焦慮的瓶頸,同時消除安全顧慮,成為行業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如今,隨著固態電池技術的突破性進展,1000公里續航的“夢想”正逐步走向現實。
近日,《新質北京:破圈者說》欄目組走進衛藍新能源,深入探訪固態電池技術的研發與應用。據介紹,該技術通過向電池注入特殊液體,并采用“原位固化”工藝,使液體在電池內部直接轉化為固態電解質。這一創新不僅顯著提升了電池的能量密度,更實現了長續航的目標,讓電動車單次充電續航突破1000公里成為可能。
除了續航能力的提升,固態電池在安全性方面也表現出色。傳統液態電池在高溫或外力沖擊下易發生熱失控,而固態電解質的應用則大幅降低了這一風險。衛藍新能源的技術團隊表示,固態電池的電解質材料具有更高的熱穩定性和機械強度,能夠有效抑制電池內部的短路和燃燒,為消費者提供更安心的使用體驗。
固態電池技術的突破不僅為新能源出行領域帶來了變革,也為儲能市場開辟了新的應用場景。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成本的逐步降低,固態電池有望在電動汽車、儲能電站、便攜式電子設備等多個領域實現廣泛應用,推動新能源產業向更高層次發展。
目前,衛藍新能源已與多家車企達成合作,共同推進固態電池的量產與商業化應用。隨著技術的持續迭代和產業鏈的完善,固態電池有望成為新能源領域的核心驅動力,為全球能源轉型和可持續發展貢獻重要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