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缺陷產品召回技術中心副主任王乃鋁披露,截至今年9月,我國已累計實施汽車召回3230次,涉及車輛總數達1.2億輛。其中,因市場監管總局介入調查而發起的召回達652次,涉及車輛6378.86萬輛,占召回總量的53.18%。
近年來,輔助駕駛系統相關問題引發的召回數量顯著增長。數據顯示,2024年因該系統缺陷召回的車輛達255.61萬輛,占全年召回總量的23%,反映出智能駕駛技術快速發展背后的安全挑戰。
針對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安全監管,會議透露將構建創新型召回管理體系。具體措施包括建立新能源汽車火災事故企業主動報告制度、汽車遠程升級(OTA)信息報告制度,并試點推行汽車安全沙盒監管模式,通過前置性風險管控提升產品安全性。
監管部門正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起草《關于加強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品召回、生產一致性監督管理與規范宣傳的通知》。該文件將重點整治虛假宣傳、夸大功能等市場亂象,同時建立缺陷召回與技術標準制定的協同機制,從源頭規范行業行為。
會議明確提出,企業應杜絕為追求上市速度而忽視安全性的短視行為。針對輔助駕駛功能,要求廠商必須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消費者明確告知:輔助駕駛不等于自動駕駛,使用過程中需保持雙手握持方向盤、視線持續關注路況,避免因認知偏差導致安全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