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業深化供給側改革、服務國家戰略的大背景下,證券行業正以創新實踐書寫服務實體經濟的時代答卷。作為湖南省屬國有券商,財信證券圍繞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數字金融等五大重點領域,構建起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體系,在湖湘大地上演繹著金融與實體經濟同頻共振的生動實踐。
在科技金融領域,財信證券通過"全鏈條、一站式"服務模式,為專精特新企業打通資本市場上升通道。湖南嘉盛德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國家級"小巨人"企業,在證券公司輔導下,通過新三板"綠色通道"實現從區域股權市場到全國性市場的跨越式發展,用時不足一年。類似案例在長沙迪亞環境等企業身上重現,這些企業從區域股權市場掛牌到新三板創新層融資,再到沖刺北交所上市,財信證券始終扮演著全程陪伴者的角色。
為精準對接創新型中小企業需求,財信證券在全省14個地市州設立8個重點園區服務站,組建黨員骨干團隊開展"早春行動""盛夏計劃"等專項服務。通過"投行+投資+研究"一體化解決方案,證券公司已累計推薦140余家企業掛牌湖南股交所,其中2024年新增的31家企業中,專精特新企業占比達87%。這種"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的策略,使多家科技型企業獲得關鍵發展資金。
綠色金融實踐中,財信證券以創新債券產品破解鄉村振興資金難題。2025年4月,全國首單農村"兩水"(自來水資源普及和水污染治理)業務綠色鄉村振興公司債券在長沙縣成功發行,為當地綠色基礎設施升級注入10億元資金。該債券同時創下湖南省首單區縣級產業類債券、長沙縣近三年首只新增公司債券兩項紀錄。在軌道交通領域,證券公司主承銷的全國首單"鄉村振興+低碳轉型"雙貼標公司債券,為長株潭一體化交通網絡綠色升級提供資金支持。
投資端,財信證券構建起覆蓋清潔能源、新能源的綠色債券投資體系。截至2024年末,公司綠色債券持倉規模近5億元,涉及水電站建設、廢鋼回收利用等18個項目,同時逐步退出煤炭、鋼鐵等過剩產能行業投資。2025年上半年,公司主承銷低碳轉型債券家數位居行業首位,鄉村振興債券業務規模穩居行業前三。
數字化轉型方面,財信證券實施"數智325"人才發展計劃,通過數字化應用大賽、營銷大賽等載體,推動全員數字化能力提升。2024年舉辦的數字化競賽中,208名員工在90天內產出25份數據分析報告、22個開發項目和101條優化建議。經紀業務運營監控平臺等數字化成果顯著提升業務效率,客戶對賬單處理效率提升數十倍。截至2024年底,公司累計獲得2項發明專利、79項軟件著作權。
這種業務與科技深度融合的模式,正在重塑證券公司的運營生態。從展業模式到管理效能,從客戶服務到風險管控,數字化改造使前臺、中臺、后臺形成有機整體。財信證券通過構建數字化支持平臺,將技術優勢轉化為服務實體經濟的精準能力,為書寫金融"五篇大文章"提供持續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