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浩近期在與影視颶風創始人Tim的對話中,意外將話題引向了短劇這一新興文化現象。他提到,霸道總裁類短劇不僅在國內受到特定群體追捧,其內容模式在海外市場同樣具有強大傳播力。“最初我們以為這類爽劇爽文只在中國未受高等教育的人群中流行,結果發現中國內容創作者‘殺’到全球后,竟然都能引發共鳴。”這種文化輸出的反差感,讓羅永浩對內容產業的普適性產生了新的思考。
當被問及個人對短劇的接受程度時,羅永浩坦言自己正處于“尷尬的中間年齡”。他調侃道:“如果再年輕二十歲,我可能會拼命研究這個領域;要是再老二十歲,可能就徹底擺爛不關心了。現在這個狀態最糾結——既覺得完全忽視不對,又沒精力深入鉆研。”這種矛盾心理,在他刷抖音時被短劇“引子”反復試探付費底線的經歷中體現得淋漓盡致。“有幾次看到第十分鐘,系統提示‘繼續看需付費’,我硬是撐到最后一秒才忍住沒點支付。”
對話中,羅永浩突然拋出一個荒誕創意:“要是拍部短劇,讓喬布斯從棺材里跳出來,把現在這些‘孫子’全開除了,會不會很解氣?”這個腦洞大開的設想引發Tim的共鳴,后者隨即分享自己的幻想:“如果全世界只有我會拍照,那絕對是個爽文劇本。”羅永浩立刻補刀:“你可以匿名發布,等火了再被記者挖出是你們團隊拍的,這樣既滿足惡趣味又不用承擔羞恥感。”
這場關于“爽文化”的討論逐漸深入到群體心理層面。羅永浩透露,身邊不少產品經理最初都對此類短劇嗤之以鼻,覺得“又low又羞恥”,天天在辦公室吐槽。“結果過了段時間發現,這些人表面上繼續罵,背地里卻都在偷偷看,只是不好意思承認。”這種集體口是心非的現象,讓兩位創業者開始探討:究竟是什么力量,能讓看似低俗的內容突破文化壁壘,甚至改變人們的真實行為?
Tim提出一個觀察視角:“可能人類對‘碾壓式爽感’的需求是跨文化的。”羅永浩則從創作角度分析:“這類內容把人性中的‘慕強’和‘逆襲’欲望提煉得非常純粹,就像提煉酒精一樣,度數越高越容易上頭。”兩人達成共識:當內容創作者不再糾結于“高級感”,轉而精準打擊受眾的情緒痛點時,往往能創造出意想不到的傳播奇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