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豐臺區東高地街道萬源東里社區,一條充滿航天元素的百米墻繪“星河走廊”近日成為居民熱議的焦點。這幅長102米、高2.64米的藝術作品,以生動的筆觸展現了長征系列火箭、宇航服、北斗導航衛星等標志性元素,為社區增添了一抹獨特的科技色彩。
墻繪不僅成為社區的新地標,更在夜晚化身“星空走廊”。當暮色降臨,10個星球燈依次亮起,與熒光顏料繪制的“星光”交相輝映。太陽燈旁是“夸父一號”衛星,月球燈旁是“玉兔號”月球車,火星燈旁則是“祝融號”火星車,這些細節設計讓居民仿佛置身宇宙之中。“晚上路過這里,就像走在星空下,既浪漫又能照亮回家的路。”社區居民李女士對這一創意贊不絕口。
墻繪內容精心選取了中國航天事業的重要場景:從火箭點火升空的震撼瞬間,到宇航員在“天宮課堂”進行科學實驗,再到任務完成后的凱旋畫面,每一幅都引發過往行人的駐足觀賞。“我在電視上看過這個!這是對接器在給衛星‘充電’!”一位五年級學生興奮地向同伴介紹墻繪中的細節。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讓航天知識以更生動的方式走進孩子們的生活。
繪制當天,東高地第二小學的十多位學生在老師帶領下,與三位“社區新聞發聲人”共同參與創作。東高地青少年科技館首任館長金聲作為專家顧問,在作畫過程中為孩子們講解航天知識。“這是我們自主研發的北斗系統,飛機、高鐵、汽車都依賴它,有了這個系統,我們才能走向更遠的地方。”金聲的講解讓孩子們對墻繪中的元素有了更深的理解。
制作團隊在環保顏料中添加了特殊熒光劑,使墻繪白天色彩鮮艷,夜晚則呈現出星芒微亮的夢幻效果。這種設計不僅美觀,更傳遞了環保理念。東高地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希望通過這面墻繪,讓孩子們明白守護好地球才能更好地探索太空。仰望星空的人,同樣能守護好自己的家園。”
未來,東高地街道計劃將更多航天文化地標串聯成網,打造獨具特色的社區文化景觀。這條“星河走廊”不僅是一條藝術之路,更是一條傳遞夢想與責任的科普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