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汽車近日宣布,計劃于2027年率先推出全球首款搭載量產全固態電池的電動車型,旨在通過技術突破在續航里程、充電效率及動力性能領域建立全面領先優勢。這一戰略標志著豐田在新能源賽道上的關鍵轉型,其核心技術突破有望重塑電動汽車市場格局。
為推動全固態電池商業化進程,豐田與住友金屬礦山達成深度合作協議,重點攻克正極材料生產瓶頸。自2021年起,雙方通過持續優化材料配方與耐久性,成功解決正極老化等核心問題。住友金屬礦山運用自主研發的粉末合成技術,開發出具備更高穩定性和循環壽命的正極材料,確保電池在數千次充放電后仍能保持峰值性能。
在電解質領域,豐田與出光興產攜手推進硫化鋰產能建設。作為全固態電池的關鍵固體電解質原料,硫化鋰的穩定供應至關重要。出光興產正在建造的年產1000噸硫化鋰工廠預計于2027年投產,屆時將形成從原材料到電池組裝的完整產業鏈。這一布局使豐田在量產階段具備顯著的成本控制優勢。
相較于傳統鋰離子電池采用的液態電解質,全固態電池通過固態電解質實現技術躍遷。其能量密度較現有電池提升30%以上,體積縮小20%,同時具備耐高溫特性,從根本上消除了過熱起火風險。豐田研發團隊通過優化正負極材料組合,不僅將電池壽命延長至傳統電池的兩倍,更將充電時間縮短至10分鐘以內。輕量化設計還為車輛造型與空間布局提供更大設計自由度。
當前電動汽車市場仍以鋰離子電池為主導,該技術自通用汽車1996年推出EV1以來沿用至今,但其液態電解質存在的安全隱患和能量密度瓶頸日益凸顯。豐田全固態電池的突破性進展,正在引發全球車企的技術路線調整。多家跨國車企已加速半固態電池研發,通過部分替代液態電解質實現性能提升,例如MG最新推出的MG4車型便搭載了半固態電池系統。
豐田研發負責人表示,公司正通過材料創新與制造工藝優化,持續降低全固態電池生產成本。目前團隊已解決電極與電解質界面穩定性等關鍵技術難題,預計在2027-2028年間實現首款量產車型的市場投放。這項技術突破或將重新定義電動汽車的競爭標準,推動行業向更高性能、更安全的方向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