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健康意識的覺醒、城市微出行模式的普及以及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深入人心,騎行配件市場正迎來前所未有的增長機遇。據最新研究報告顯示,2025年全球騎行配件市場規模預計將攀升至127億美元,并有望在2034年達到296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9.8%。這一趨勢不僅反映了消費者對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也彰顯了騎行文化在全球范圍內的廣泛傳播。
在銷售渠道方面,線下市場依然占據主導地位,占比超過53.9%,但線上渠道的增長勢頭同樣強勁,占比已達46.1%,且持續呈現上升趨勢。這一變化表明,消費者在購買騎行配件時,越來越傾向于通過線上平臺進行比價和選擇,享受更加便捷和豐富的購物體驗。
中國作為騎行配件的生產和消費大國,其市場潛力不容小覷。2023年,中國運動騎行人數已達到1595萬人,騎行軟裝備市場規模從2016年的46.48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101.22億元。同時,自行車市場也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預計到203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311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7.24%。
市場增長的背后,是多重因素的共同驅動。城市化進程的加速推動了微出行方式的普及,電動自行車市場更是以年均約10.3%的速度增長。社交媒體的放大效應也功不可沒,TikTok上“cycling”話題的視頻數量超過280萬條,“Road riding”的搜索熱度持續攀升,進一步激發了消費者對騎行文化的熱情。
在熱門品類中,騎行服和騎行頭盔的市場表現尤為突出。2025年,全球騎行服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22.8億美元,到2032年更是有望增長至33.6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5.69%。其中,男性消費群體占比高達62.8%。而騎行頭盔市場同樣不容小覷,2025年市場規模預計為9億美元,到2029年將增至11.7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6.6%。在銷售渠道上,專業商店占比高達47.71%,顯示出消費者對專業性和安全性的高度重視。
從區域市場來看,亞太地區以34.7%的市占率位居榜首,歐洲和北美市場緊隨其后,分別占比28.4%和22.9%。歐洲市場注重專業性能和環保理念,北美市場則偏好技術創新。而拉美和中東及非洲市場雖然目前占比較小,但潛力巨大,有待進一步挖掘。
在消費者群體方面,實用通勤者和專業騎行者構成了兩大主要消費群體。前者關注安全性和性價比,后者則追求競技性能。同時,騎行文化的普及也使得消費者年齡向全年齡段拓展,但18-30歲的年輕群體依然是核心消費人群,2024年占比達到42.94%。
對于中國企業而言,出海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中國企業在供應鏈完整性和成本效率方面具有顯著優勢,但同時也面臨著品牌認知度低、審美差異以及國際巨頭壁壘等挑戰。為了在國際市場上站穩腳跟,中國企業需要不斷提升品牌影響力,加強技術創新和產品定制化能力。
行業趨勢方面,技術融合、定制化和場景化將成為未來發展的三大方向。智能頭盔、傳感器等高科技產品的應用將進一步提升騎行的安全性和便捷性;身體數據驅動的定制化產品將滿足消費者個性化的需求;而城市/長途套裝等場景化產品則將更好地適應不同騎行場景的需求。代表品牌如LIVALL和Rapha已經在這些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果,為行業樹立了標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