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吉利汽車曾經的子品牌,帝豪曾以高端車型身份打開國際市場,首款出口車型即按照國際標準打造。隨著品牌戰略調整,帝豪從獨立品牌回歸為車型系列,定位逐漸轉向吉利入門級轎車市場。如今,第五代帝豪攜全面升級的姿態正式登場,在外觀設計、動力系統、平臺架構等核心領域實現突破性革新。

外觀設計方面,第五代帝豪在第四代車型基礎上進一步強化視覺沖擊力。前臉采用立體感更強的格柵造型,豎條元素通過內凹處理增強層次感,兩側LED大燈融入鷹眼式銳利設計,配合新增的T型鍍鉻前包圍飾條,整體精致度較前代顯著提升。車側線條經過重新優化,配合更大尺寸的車身,營造出更舒展的視覺效果。
車身尺寸的躍升成為第五代帝豪的核心亮點。相比第四代車型4638mm的車長和2650mm軸距,第五代車型將長度擴展至4815mm,軸距加長至2755mm。這一改變直接體現在車內空間上,第二排乘客腿部空間得到實質性改善,徹底擺脫緊湊級轎車常見的局促感。車身寬度與高度分別增加至1885mm和1480mm,進一步優化橫向與頭部空間表現。
內飾變革同樣具有顛覆性。中控臺搭載14.6英寸豎置大屏與10.25英寸液晶儀表的組合,首次引入魅族Flyme Auto智能座艙系統,操作邏輯更貼近移動設備使用習慣。換擋機構保留傳統檔桿形式,但升級為水晶電子擋把,在保留操作便利性的同時提升科技質感。這種"傳統與現代"的融合設計,既照顧了用戶習慣,又滿足了智能化需求。

動力系統的革新徹底解決了前代車型的動力短板。第四代車型搭載的1.5L自然吸氣發動機(84kW/147Nm)被1.5T渦輪增壓機型取代,新發動機可輸出181馬力最大功率和290Nm峰值扭矩,匹配吉利自研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這套動力總成使百公里加速時間縮短至7.9秒,較前代提升顯著。對于注重經濟性的用戶,新車仍提供1.5L自吸版本(88kW/150Nm),匹配CVT或5速手動變速箱,油耗表現進一步優化。
平臺架構的升級堪稱第五代帝豪的技術基石。不同于前四代車型使用的FE平臺或BMA模塊化架構,第五代車型采用吉利新一代全球模塊化平臺。這一技術迭代不僅使軸距得以大幅加長,更在底盤調校、輕量化設計、安全性能等方面實現系統性提升。從歷史脈絡看,帝豪系列自2009年首款車型基于FE平臺誕生,歷經三代產品迭代,直到第四代才轉向BMA架構,而第五代車型的平臺升級標志著技術積累的質變。
回顧帝豪系列的發展軌跡,其全球化基因始終貫穿產品演進。初代車型即面向歐洲市場開發,EC7車型在Euro NCAP碰撞測試中斬獲四星評價,成功打開南非、俄羅斯等國際市場。如今第五代車型在技術層面實現全面突破,從動力總成到智能座艙,從平臺架構到空間表現,均達到同級領先水平。盡管尚未推出混動版本,但其在燃油車領域的革新力度已足以引發市場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