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與中秋“雙節”疊加,全國消費市場迎來新一輪熱潮,品質消費成為主流趨勢。盒馬鮮生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節日期間,帝王蟹、東星斑、牛排等高端商品成為消費者首選,尤其在徐州、江陰等新入駐城市,部分門店銷量甚至超越一線城市,展現出區域消費市場的強勁活力。
在江蘇徐州,盒馬鮮生門店成為節日消費的“明星”。數據顯示,該店大閘蟹銷量突破8000只,位居全國第一;東星斑躋身全國水產品銷售前三;牛排品類銷量也位列新店前列。店長汪宏偉透露,消費者不再僅關注商品是否適合送禮,而是更在意品質與新鮮度,“肥不肥、鮮不鮮”成為選購關鍵。這種從“面子”到“里子”的消費轉變,折射出居民對品質生活的追求。
帝王蟹的消費數據尤為亮眼。節日期間,盒馬全國帝王蟹銷售額同比增長185%,徐州等新城市的增速遠超北上廣。一位徐州市民表示:“在家門口就能買到活帝王蟹,價格比網購還便宜。”過去被視為“奢侈食材”的帝王蟹,如今正從節慶禮品走向家庭餐桌,成為普通家庭“過節吃好點”的寫照。同樣,大閘蟹作為中秋“頂流”,今年提前上市疊加“雙節”效應,激發了全民品蟹熱潮。徐州店售出的8000余只大閘蟹,正是這一趨勢的生動注腳。
東星斑的火爆銷售則進一步印證了品質消費的升級。這款以往僅在高端宴席出現的海鮮,憑借鮮嫩口感和高性價比,成為家庭聚餐的“明星單品”。在泰州盒馬門店,東星斑銷量進入水產前三,其“鴻運當頭”的美好寓意更受到消費者青睞。
品質消費的熱潮不僅限于海鮮。節日期間,盒馬牛排全國銷售額同比增長近20%,厚切眼肉、戰斧牛排等高端品類更受追捧。在江陰,戰斧牛排成為家庭聚會的“社交硬通貨”,不少消費者專程購買,搭配紅酒舉辦小型派對。還有消費者選擇在門店現煎現吃,讓盒馬秒變高檔牛排館,體驗“邊逛邊吃”的樂趣。
盒馬鮮生的“生鮮+餐飲+配送”模式,為消費者提供了全新體驗。顧客不僅能買到新鮮食材,還能享受美食現做、海鮮現撈現吃的樂趣。這種模式在年輕群體中尤其受歡迎,不少人在小紅書等平臺分享“盒馬帝王蟹自由”“逛超市的幸福感”等內容,形成社交平臺的流量熱點。
類似徐州的消費熱潮并非個例。在泰州、揚州、鎮江、江陰等城市,盒馬新店開業均迎來“盒馬堵”現象。十一期間,江陰店泰國榴蓮銷售破萬斤,泰州店因客流過大多次限流,馬鞍山店生蠔售出超4000只。這些數據背后,是區域居民對高品質商品和便捷消費的強烈需求。
隨著更多品牌布局新興城市,區域消費潛力有望進一步釋放。盒馬在江蘇等地的火爆,不僅是商業的成功,更是生活方式的升級。當人們愿意為一只帝王蟹排隊、為一場家宴精心挑選食材,品質生活的新篇章已悄然開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