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傳統燃油車也開始搭載智能駕駛輔助系統,這一現象是否顛覆了人們的固有認知?今年以來,多款燃油車型陸續配備了此類技術,其中上汽大眾Pro家族的表現尤為突出。其搭載的IQ.Pilot增強駕駛輔助系統支持高速NOA功能,可在導航模式下實現自動變道、智能避障繞行以及自主上下匝道等操作。在實際測試中,這套系統的表現堪稱出色,為日常駕駛帶來了顯著的便利性。
在一段約110公里的高速公路試駕中,途觀L Pro車型充分展示了IQ.Pilot系統的能力。由于該系統主要針對高速場景設計,其功能需在設定目的地導航并駛入高速后才能完全啟用。測試過程中,車輛在變道時機選擇、不規則障礙物規避以及進出匝道等環節均表現出色。例如,當車輛進入隧道后,原車道變為左側虛線(允許超車),但前方存在樁桶限制變道。此時,車輛并未出現不規則的加減速或左右擺動,而是保持穩定行駛,體現了系統合理的邏輯設計——安全優先。
樁桶路段結束后,車輛立即自主完成變道,動作干脆流暢,無論是提速還是轉向都恰到好處。整個行程中,類似的變道操作頻繁發生,且每次表現穩定,車內乘員幾乎感受不到不適。在多次高速轉換的環線測試中,車輛在距離匝道2公里時便主動向右變道,避免錯過出口。進入匝道后,系統優先保持與前后車相近的車速,而非機械執行限速要求(如30km/h或40km/h)。這一策略避免了急剎風險,操作風格更接近經驗豐富的駕駛員。
在雙車道匝道中,車輛通常從右側車道駛入,隨后迅速向左變道。這一設計頗具巧思,因為左側車道匯入主路時效率更高,減少了與主路車輛的博弈。這些細節表明,IQ.Pilot系統不僅關注基礎功能,還通過優化行駛策略提升了整體體驗。
從技術層面看,IQ.Pilot系統的核心在于卓馭開發的仿生人眼立體視覺系統。該系統以800萬像素慣導雙目攝像頭為主體,通過視覺慣導融合技術(VINS),即使在急加速或地下停車場等極端場景下,也能保持高精度軌跡計算。其雙目增強稠密深度視覺點云算法可將障礙物感知精度提升至0.05~0.1米,不僅能識別異形車、雪糕筒等任意障礙物,還能預測其運動速度,相當于為車輛賦予了“3D透視眼”。
卓馭與上汽大眾的合作歷史悠久,驗證工作極為嚴謹。IQ.Pilot系統經歷了502項遠超國標的測試(含200多項燃油車專屬測試),覆蓋可靠性、EMC、光學等五大類別,確保全生命周期穩定可靠。今年8月1日,卓馭成為國內首個通過大眾體系A-SPICE CL2三方聯合審核的供應商,其技術可直接免檢應用于全球大眾體系品牌合作,足見其先進性與安全性。
盡管IQ.Pilot系統表現優異,但仍存在優化空間。例如,在臨時改道的變道博弈場景中,系統可能因決策延遲需要駕駛員介入。此時,人機共駕模式顯得尤為重要——駕駛員輕踩油門即可接管控制,松開油門后系統自動恢復NOA功能。這種設計既保障了安全性,又提升了用戶體驗。
目前,帕薩特Pro、途觀L Pro、途昂Pro的頂配車型均標配IQ.Pilot系統,其他版本車型也可通過5000元選裝獲得該功能。這一價格在同類技術中頗具競爭力。更值得關注的是,作為一家2016年成立的中國科技公司,卓馭憑借自主研發的駕駛輔助技術贏得了全球頭部車企大眾的認可,并獲得免檢認證。這不僅證明了中國企業在智能駕駛領域的技術實力,也為行業樹立了新的標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