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首款折疊屏iPhone的發布計劃引發了廣泛關注。據供應鏈消息,這款設備預計將于2026年秋季作為iPhone 18系列機型正式登場,閉合狀態下屏幕尺寸約5.5英寸,展開后可達7.8英寸,機身厚度僅4.5毫米,較現有iPhone Air系列更為輕薄。
在材質選擇方面,分析師蒲得宇指出蘋果將采用鈦金屬與鋁金屬的復合框架設計。這種組合既能保證機身強度,又能控制整體重量。此前有消息稱,蘋果計劃將鈦金屬應用范圍擴展至iPhone Air系列,此次折疊屏機型或成為該材質的首發載體。
關于材質的具體配比,業內存在不同觀點。知名分析師郭明錤曾預測,蘋果可能采用鈦金屬與不銹鋼的混合框架,并在鉸鏈部位引入液態金屬以提升耐用性。盡管具體方案尚未確定,但多位分析師均認為,蘋果會通過多材質組合實現輕薄與強度的平衡。
材質組合可能存在兩種方案:一是開發新型鈦鋁復合金屬,二是根據結構需求分區使用材料。例如在關鍵承力部位采用鈦金屬,非承力區域使用鋁金屬,這種設計既能保證結構強度,又能優化整機重量。
命名策略方面,外媒9to5Mac分析認為,蘋果可能放棄行業通用的"Fold"后綴,轉而采用"Ultra"命名。這一決策背后包含多重考量:首先,參考M系列芯片的命名體系,"Ultra"可體現產品定位的升級;其次,蘋果一貫偏好創造差異化術語,避免與三星、谷歌等競品命名趨同;更重要的是,該命名與傳聞中2000美元以上的定價形成呼應,強化其頂級旗艦的市場定位。
從產品特性來看,這款折疊屏設備需在4.5毫米的機身內實現結構穩定性,這對材料選擇提出極高要求。鈦金屬因其高強度特性成為關鍵部件的首選材料,而鋁金屬的加入則有助于控制整機重量。這種材質組合策略,反映了蘋果在工程設計與用戶體驗間的平衡考量。
市場分析指出,若蘋果最終采用"iPhone Ultra"命名,將重塑其智能手機產品線層級。該命名不僅暗示產品定位的躍升,也為后續定價策略提供合理依據。當前頂配iPhone Pro Max售價約1600美元,而折疊屏機型的溢價空間或將超過400美元。
隨著發布窗口的臨近,關于這款設備的細節披露逐漸增多。從材質創新到命名策略,蘋果正通過多重技術突破重新定義折疊屏手機的市場標準。這款集輕薄設計、復合材質與頂級定位于一體的新產品,能否贏得消費者青睞,仍有待市場檢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