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西貝餐飲的動向引發了廣泛關注。有觀點認為西貝正面臨關鍵轉折點,甚至將其存續希望寄托于國慶假期的市場表現。從多地消費者反饋的情況來看,國慶期間西貝門店普遍出現排隊現象,部分門店在假期最后一天仍保持高客流量。
據某門店工作人員透露,國慶期間日均接待顧客達700至800人次,排隊取號需等待3小時。店員特別指出,近期客流激增主要源于100元代金券領取活動,該活動于10月8日截止后,門店客流量出現明顯回落。不過仍有消費者觀察到,部分門店在活動結束后仍存在排隊現象,甚至超過品牌鼎盛時期的客流水平。
在運營策略調整方面,西貝石景山萬達店進行了顯著變革。該門店將門頭配色由紅白改為白綠組合,宣傳語更新為"我從草原來",試圖強化內蒙古食材的地域特色。工作人員介紹,現炒菜品比例大幅提升,后廚采用小黑板公示現熬雞湯等制作過程,以回應消費者對預制菜的質疑。目前僅該門店實施此類改造,或為測試市場反應。
針對預制菜爭議,門店員工明確表示未使用預制產品,強調現炒現做的經營模式。但有分析指出,消費者真正抵觸的是"高價預制菜"現象,而非預制工藝本身。西貝通過增加現炒菜品、調整價格策略等措施,試圖重建消費者信任。
在商業布局層面,天眼查數據顯示,內蒙古西貝餐飲集團與深圳本康美好餐飲合伙企業共同成立新公司,經營范圍涵蓋預包裝食品銷售及互聯網銷售。此舉被解讀為西貝加強線上渠道建設、完善供應鏈體系的戰略動作。
代金券營銷策略呈現持續創新特征。繼100元代金券活動后,西貝推出滿50元送50元的新優惠,形成階梯式補貼模式。這種遞減式優惠設計,配合門店運營改進,構成消費者信任重建的組合策略。
行業觀察人士指出,西貝當前面臨的不僅是經營危機,更像一場社會實驗。通過菜品工藝調整、價格體系重構、營銷策略創新等系列舉措,品牌正在測試消費者接受度的邊界。這種動態調整過程,為餐飲行業提供了危機應對的實踐樣本。
消費者信任重建需要多維度的持續努力。參考同類餐飲企業的危機處理經驗,品牌通常需要1至2年時間才能完全恢復市場信心。西貝需通過保持會員體系活躍度、強化現炒工藝落地效果、提升價格調整實際成效、加強透明化溝通等措施,逐步修復品牌聲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