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公布了最新一批自然科學獎獲獎名單,昌吉學院郭福強團隊主持完成的《新型半導體材料的研制與技術應用》項目榮獲三等獎。這一突破性成果不僅實現了昌吉學院在該領域獎項的"零突破",更填補了昌吉州"十四五"期間自然科學獎項的空白,標志著當地在基礎研究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
該項目緊密圍繞新疆產業需求展開,重點針對油氣開采、煤電煤化工等支柱產業的關鍵技術瓶頸進行攻關。在昌吉州財政科技資金的有力支持下,研究團隊在理論創新方面取得四項重大突破,相關成果已在國際權威期刊發表多篇高水平論文,并獲得20余項發明專利授權。這些理論成果為后續的技術轉化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應用轉化層面,團隊成功開發出兩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智能檢測設備:有毒有害氣體室溫痕量智能檢測系統與多場景水質在線監測裝置。目前,這些設備已在疆內多家煤電煤化工企業、水處理廠及油田投入使用,累計實現技術轉化收入400余萬元。設備運行數據顯示,其檢測精度與穩定性均達到行業領先水平,有效提升了工業生產安全與環境監測能力。
項目負責人郭福強教授表示:"這次獲獎是對團隊多年努力的肯定,更體現了高校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責任擔當。我們將繼續深化產學研合作,推動更多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為新疆產業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據介紹,該團隊目前正在拓展半導體材料在新能源領域的應用研究,有望取得新的技術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