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矚目的諾貝爾獎“揭曉周”正式啟幕,本年度六大科學領域的至高榮譽將陸續揭曉歸屬。在醫學領域,首個獎項已于近日塵埃落定,免疫耐受研究方向的突破性成果摘得桂冠,為人類對抗疾病開辟了新路徑。
今晚17時30分許,斯德哥爾摩將迎來又一重磅時刻——202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即將揭曉。據科學界多方預測,凝聚態物理領域或成最大熱門。該方向涉及材料微觀結構與宏觀性質的關聯研究,近年來在超導材料、量子計算等前沿領域取得多項突破,其成果可能深刻改變未來能源與信息技術格局。
此次物理學獎的競爭異常激烈。除凝聚態物理外,天體物理領域的引力波探測、量子信息科學的糾錯編碼技術等方向亦被部分學者提及。但多數受訪專家認為,凝聚態物理領域近五年內涌現的室溫超導材料研發進展,更符合諾貝爾獎“對人類福祉產生深遠影響”的評選標準。
諾貝爾獎委員會此前透露,本年度物理學獎將延續“鼓勵基礎研究推動技術革新”的評選傳統。回顧近年獲獎成果,從2021年復雜系統研究到2023年阿秒脈沖技術,均體現了基礎科學突破與實際應用之間的緊密關聯。此次評選結果或將再次印證這一趨勢。
隨著頒獎時刻臨近,全球科研機構已進入高度關注狀態。斯德哥爾摩音樂廳外,各國媒體架起長槍短炮,等待捕捉這一科學界的年度盛事。無論最終花落誰家,可以預見的是,今晚揭曉的成果必將為人類認知自然規律、拓展技術邊界注入新的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