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外賣行業存在的虛假店鋪信息問題引發關注。不少消費者反映,在外賣平臺上看到的店鋪照片與實際到店情況存在明顯差異,一些看似熱鬧的“實拍圖”背后,可能隱藏著商家利用技術手段制造的虛假信息。
據媒體調查,某外賣平臺上一家名為“媽媽養胃?無預制菜”的店鋪,其展示的門頭照片顯示店鋪裝修精致、顧客盈門。然而,當記者根據平臺標注的地址實地探訪時,卻發現該地址并無此店。經外賣騎手指引,記者最終找到的實際店鋪僅為一間狹小鋪面,僅提供外賣服務,不具備堂食條件。
進一步調查發現,此類虛假門頭現象并非個例。記者隨機抽查多家店鋪后發現,部分商家存在“一址多店”的情況——同一出餐點同時運營多家外賣店鋪,每家店鋪的門頭照片、營業執照等信息均不相同。這種操作方式使得消費者難以通過平臺信息判斷店鋪的真實性。
<多位外賣騎手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對這類店鋪的食品衛生狀況存疑。有騎手直言:“看到這種照片和實際差距太大的店,我自己都不會點。”當記者就AI生成虛假門頭的問題詢問商家時,涉事店主均未正面回應,而是選擇轉移話題或保持沉默。
目前,外賣平臺尚未對此類現象作出系統性回應。消費者建議,平臺應加強對商家資質的審核力度,同時引入更透明的監管機制,確保線上信息與線下實際經營情況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