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姆·法利自2020年接任福特汽車首席執行官以來,帶領這家百年車企經歷了深刻的轉型。這位出生于1962年的領導者,憑借喬治城大學經濟學與計算機科學雙學位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為福特注入了新的管理理念。
在加入福特前,法利已在豐田汽車積累了豐富經驗,曾擔任雷克薩斯品牌集團副總裁兼總經理,主導銷售、營銷及客戶滿意度體系。2007年轉投福特后,他先后擔任全球市場總裁、新興業務與技術戰略總裁等要職,2022年更兼任福特Model e業務單元負責人,全面掌舵公司電動化轉型。
法利上任初期即推行"聚焦優勢領域"戰略,果斷停產福克斯、蒙迪歐等轎車車型,將資源集中于跨界車與SUV領域。2025年,他進一步宣布銳界停產計劃,并擬定于年底前終止翼虎與林肯海盜船的生產。這種"拒絕平庸產品"的理念,推動福特將產品線精簡為三大核心:高性能衍生車型(如野馬Dark Horse)、高利潤商用皮卡及細分市場車型(如烈馬Bronco)。
晨星分析師戴維·惠斯頓指出,福特通過開發Bronco、Maverick等特色產品,成功鞏固了輕型卡車領域的優勢。數據顯示,2020-2024年福特在美國輕型車市場份額雖從14%微降至12.9%,但2025年上半年已回升至13.6%,顯示出戰略調整的成效。
"福特+"戰略成為法利任期的核心驅動力。該戰略包含兩大支柱:軟件能力提升與業務架構重組。在軟件領域,福特通過BlueCruise駕駛輔助系統升級與訂閱服務擴展,已積累超75萬軟件用戶,2024年商用車部門實現營收約90億美元。業務重組方面,2023年成立的全球工業系統團隊整合了制造與供應鏈資源,為成本控制奠定基礎。
財務表現呈現波動中上升的態勢。2021年凈利潤達179億美元峰值后,2022年受電動車戰略調整影響虧損20億美元,但2024年迅速回升至59億美元,營收創歷史新高。國際業務更實現扭虧為盈,2024年貢獻利潤20億美元。股價方面,法利任期內累計上漲約60%,雖較2022年高點有所回落,但市場對其長期價值仍持觀望態度。
轉型之路并非一帆風順。電動車戰略初期,福特因高估市場需求被迫縮減產能、取消項目并推遲投資。零售模式改革因經銷商反對而終止,區域配送中心計劃也因執行問題擱淺。質量問題更成為持續挑戰,2025年上半年召回次數達116次,F-150 Lightning電動皮卡曾中斷交付超9周,Bronco上市初期也因車頂缺陷延遲交付。
福特首席運營官庫馬爾·加爾霍特拉承認,2023年業務重組后質量管控已有改善跡象,公司預計2025年新車交付質量將達歷史最佳水平之一。但分析師惠斯頓提醒,質量問題仍頻繁出現在財報中,顯示改進成果尚未穩固。
在爭議決策方面,法利終止對自動駕駛初創公司Argo AI的投資,轉而聚焦駕駛輔助系統開發;同時關閉巴西虧損工廠,結束持續數十億美元的虧損。這些舉措雖引發討論,但體現了其"向高利潤領域傾斜"的堅定策略。
領導風格上,法利以"注重行動、關注結果"著稱。福特全國經銷商委員會主席埃迪·斯蒂弗斯評價其善于傾聽,能在深入討論中提出具體問題并跟蹤進展。這種務實作風在電動車零售模式受挫后得到充分體現——法利迅速調整策略,避免企業陷入更深困境。
在品牌傳播領域,法利積極打造個人IP。他主持播客節目,邀請歷史學家亨利·路易斯·蓋茨、演員西德妮·斯威尼等跨界嘉賓;頻繁亮相《杰·雷諾的車庫》與《吉米·法倫今夜秀》,甚至在2025年特輯中與主持人戴假發拍攝幽默短視頻。社交媒體上,他分享美國公路旅行見聞,延續周末賽車愛好,展現領導者親和力。
加爾霍特拉指出,法利的好奇心為企業帶來跨行業視野。通過與不同領域領軍人物交流,福特得以突破傳統思維定式。法利本人則強調,好奇心是其"與生俱來的特質":"提出更好的問題、保持好奇心,才能推動持續進步。"這種理念已融入福特的文化基因。
截至2025年,法利的五年任期已超過兩位前任,為福特帶來穩定領導。斯蒂弗斯認為,法利的前瞻性思維將使福特在市場穩定后長期受益。當前,法利將"執行"視為最大挑戰,目標是將福特打造為"讓公眾自豪的企業",建立不依賴個人影響力的可持續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