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首日,全國交通迎來出行高峰,高德地圖依托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績單:單日定位調用量逼近1萬億次,導航總里程突破90億公里,相當于在地球與月球之間往返1.1萬次;峰值時段每分鐘有超1300萬用戶使用實時導航服務。這些數據不僅刷新了我國民用導航服務紀錄,更成為北斗系統“天上好用、地上用好”的生動注腳。
作為北斗系統最大的民用服務平臺,高德地圖持續推動著這項國家重大時空基礎設施從“先進技術”走向“民生日常”。從城市通勤到跨省旅行,北斗定位與高德服務的深度融合,已為數億用戶構建起穩定可靠的出行支撐體系。高德董事長劉振飛在北斗規模應用國際峰會上指出:“近萬億次調用量背后,是億萬用戶對‘中國精度’的信任。北斗探索星辰大海,高德守護人間煙火。”
當日,高德活躍用戶數突破3.6億創歷史新高。這一突破源于其基于北斗的“空間智能”探索——通過AI技術理解物理世界的空間關系與動態變化,實現從“信息交互”到“主動服務”的跨越。以全球首個AI原生智能體“小高老師”為例,該功能國慶首日調用量超26億次,不僅能精準理解用戶需求,更能預判行程風險,顯著提升出行效率。
在安全預警領域,高德與應急管理部中國安科院聯合開發的“鷹眼守護”系統,依托北斗高精度定位實現秒級異常預警,國慶首日發出安全提示超2.9億次。應急救援方面,高德衛星求救功能通過北斗定位已在全國成功救助超100人。隨著北斗全球化推進,高德世界地圖服務已覆蓋200余個國家和地區,為出境用戶提供精準導航。
生活服務領域同樣見證著空間智能的落地。高德掃街榜作為全球首個基于真實到店行為的生活榜單,通過二十年積累的空間智能技術,將復雜的物理世界理解轉化為穩定可靠的底層服務。該功能不僅幫助用戶發現優質商戶,更為商家提供了精準的客流分析工具。
“北斗與空間智能的價值,不應局限于單一應用。”劉振飛強調,這項技術正像云計算一樣,成為各行業連接物理世界的標配。目前,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低空經濟等領域已有大量合作伙伴接入高德空間智能開放平臺,該平臺已連接超40萬個應用、近300萬開發者,推動北斗技術深入千行百業。
從單日導航里程到全球服務覆蓋,從安全預警到生活服務創新,高德正通過北斗與AI的深度融合,構建起覆蓋出行、應急、商業等多場景的空間智能生態。正如劉振飛所言:“當合作伙伴無需再為‘理解世界’耗費精力,創新才能真正聚焦于提升用戶體驗。”這場由北斗引領的技術變革,正在重新定義人與物理世界的交互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