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電子行業迎來新一輪產品迭代高峰,蘋果與華為兩大科技巨頭近期相繼發布旗艦新品,引發市場對產業鏈企業的廣泛關注。iPhone 17系列與華為第二代三折疊手機Mate XTs非凡大師的同步登場,不僅展現了技術創新的差異化路徑,更帶動了上游供應商的訂單增長。
蘋果此次在散熱與結構設計上實現突破。iPhone 17 Pro首次搭載VC均熱板技術,散熱效率較前代提升20倍,配合超薄鈦合金中框,使機身厚度壓縮至5.64毫米。這種設計變革直接推動了結構件與散熱材料供應商的業績增長。領益智造作為核心供應商,其VC均熱板產品已覆蓋主流消費電子品牌,2025年上半年熱管理業務收入達20.35億元,同比增長7.21%。該公司為小米MixFlip2提供的0.2mm超薄VC方案,在低溫環境下散熱效率顯著提升,同時助力機身減薄。
華為則繼續鞏固折疊屏領域的領先地位。Mate XTs非凡大師采用"內折+外折"雙鉸鏈設計,配合麒麟9020國產芯片,成為全球唯一實現三折疊手機量產迭代的品牌。據IDC數據,2025年上半年華為占據國內折疊屏市場75%份額,累計出貨量突破1000萬臺。該機型的核心技術突破體現在鉸鏈系統、屏幕與結構件三大領域,供應商名單涵蓋京東方A、維信諾、科森科技等企業。
屏幕供應環節呈現雙雄爭霸格局。京東方作為華為Mate X系列獨家屏幕供應商,其B12工廠專為華為擴展產能,預計2025年柔性屏出貨量達1億片。維信諾憑借兩條6代AMOLED生產線,2024年智能手機面板出貨量同比增長44.4%,位居全球第三。兩家企業在折疊屏、低功耗動態刷新率等新技術領域展開激烈競爭。
鉸鏈技術成為差異化競爭的關鍵。精研科技為華為Mate X系列提供的超薄鉸鏈,重量較上一代減輕15%;宜安科技的液態金屬鉸鏈強度達傳統鋼材3倍,已應用于內屏轉軸;科森科技自2019年與華為合作研發折疊技術,成為Mate XT重要供應商。這些技術突破使華為三折疊手機在耐用性與安全性上達到新高度。
結構件領域呈現多元化創新。藍思科技通過收購可勝科技、可利科技,大幅提升合金機殼產能,2024年對蘋果銷售額達345.7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14.2%。立訊精密采用垂直整合策略,構建從零組件到系統集成的全產業鏈,2025年上半年消費電子業務收入達977.99億元。瑞聲科技為Mate XT開發的新型金屬中框,價格是直板旗艦的3倍以上,彰顯三折疊手機的結構復雜度。
UTG柔性玻璃環節實現國產替代。凱盛科技自主研發的30微米UTG覆蓋完整國產化產業鏈,產品已應用于華為昆侖玻璃。藍思科技則掌握UTG和CPI核心制造工藝,具備鉸鏈、鈦合金中框等關鍵部件的配套能力。這些突破使中國企業在折疊屏核心材料領域擺脫對外依賴。
機構調研數據顯示,消費電子產業鏈正迎來投資熱潮。最近一個月,水晶光電、深南電路、藍思科技等企業獲得密集拜訪。其中藍思科技6月已達滿產狀態,立訊精密消費電子業務保持兩位數增長。招商證券認為,蘋果與華為的產品升級將推動行業進入新一輪創新周期,相關供應商有望持續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