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零售企業名創優品(9896.HK,NYSE:MNSO)近日宣布,計劃將其旗下潮玩品牌TOP TOY分拆至港交所主板獨立上市。這一消息引發市場廣泛關注。據悉,TOP TOY已通過摩根大通、瑞銀和中信證券三家聯席保薦人,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了IPO申請。
作為名創優品創始人,湖北籍企業家葉國富的商業版圖再次擴大。這將是繼名創優品登陸美股和港股之后,他推動的第三個核心業務板塊上市。目前,葉國富的個人財富已達214億元人民幣,在全球富豪榜中位居前列。
TOP TOY成立于2020年,定位為潮玩集合平臺,產品涵蓋盲盒、手辦、拼裝模型等多個品類。與泡泡瑪特(9992.HK)以自有IP為核心的戰略不同,TOP TOY構建了“自有IP+授權IP+他牌IP”的多元化IP矩陣。截至2025年6月,該品牌在全球擁有293家門店,覆蓋中國、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等市場,其中85%以上的門店采用合伙人模式運營,實現了輕資產快速擴張。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中國潮玩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5年的825億元增長至2030年的2133億元,復合年增長率達20.9%。盡管泡泡瑪特憑借“LABUBU”等明星IP占據市場領先地位,但TOP TOY的增長速度同樣引人注目。招股書顯示,2022年至2024年,TOP TOY的收入從6.79億元躍升至19.09億元,復合年均增長率達67.7%。2025年上半年,其收入達到13.60億元,同比增長58.5%。
在盈利能力方面,TOP TOY表現逐步改善。2022年,公司尚虧損3838.3萬元,但2023年實現凈利潤2.12億元,2024年進一步增至2.94億元,2025年上半年凈利潤為1.80億元。同時,毛利率從2022年的19.9%提升至2023年的31.4%,2024年達到32.7%,2025年上半年為32.4%。盡管與泡泡瑪特相比仍有差距,但其改善速度體現了渠道和供應鏈協同的優勢。
目前,名創優品持有TOP TOY 86.9%的股權,是其最大客戶和經銷商。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TOP TOY來自名創優品的收入占比在36%至54%之間。這種緊密的關聯也引發了市場對TOP TOY獨立性的關注。招股書提示,TOP TOY與母公司在雇員聘用、股份出售、渠道合作等方面可能存在潛在利益沖突。
在IP布局上,TOP TOY目前擁有17個自有IP,包括“卷卷羊”“大力招財”“糯米兒”等,但市場認知度有限。相比之下,泡泡瑪特的THE MONSTERS、MOLLY、SKULLPANDA和CRYBABY已成為現象級IP,單一IP即可貢獻超十億元收入。TOP TOY主要依賴三麗鷗、迪士尼、蠟筆小新等國際品牌授權,2025年上半年由授權IP開發的產品收入占比近五成。然而,這種模式面臨授權協議到期風險,例如與部分迪士尼IP的授權合作將于2026年底到期。
2025年7月,TOP TOY完成A輪融資,引入淡馬錫等投資者,融資總額約5940萬美元,投后估值達1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3億元)。此次上市募集資金將主要用于IP多元化與運營、渠道全球化、品牌建設和供應鏈強化等領域。
葉國富的創業歷程堪稱傳奇。1977年出生于湖北十堰的他,18歲時因家庭經濟困難未能完成中專學業。1998年,他南下廣東打工,從一名無底薪的鋼管銷售員做起,憑借努力和商業嗅覺,一年內成為銷冠,積累了第一桶金。2002年,他與妻子在佛山開設化妝品展銷鋪,隨后轉型為飾品店“哎呀呀”,并通過加盟模式快速擴張。2013年,他攜手日本設計師三宅順也創辦名創優品,對標國際零售巨頭。2020年和2022年,名創優品分別在紐交所和港交所上市。隨著TOP TOY的上市計劃,葉國富將迎來第三次IPO敲鐘。
TOP TOY的管理團隊同樣引人注目。現任CEO孫元文曾在優衣庫工作近5年,2018年加入名創優品后主導了TOP TOY的品牌孵化。首席財務官晏曉嬌在加入名創優品前,曾在畢馬威廣州分所擔任近9年的審計經理。作為董事會主席,葉國富僅向公司提供戰略意見,不領取工資。招股書顯示,2024年TOP TOY兩名執行董事薪酬總額約190.6萬元,其中CEO薪酬為119.1萬元。
TOP TOY的上市計劃,不僅延續了葉國富的資本故事,也反映了潮玩市場的競爭態勢。憑借渠道和供應鏈優勢,該品牌在短期內實現了規模效應和盈利。然而,在IP壁壘、品牌影響力和粉絲粘性方面,TOP TOY仍需進一步提升。對于投資者而言,TOP TOY代表了中國潮玩行業渠道邏輯的一極,但其長期價值仍取決于能否培育出具有市場影響力的自有I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