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田披金甲,村寨飄糯香。10月30日,由貴州省農業農村廳指導,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物作為特邀媒體支持的“2025年快手三農生態大會”在貴州烏江寨舉辦。包括中國農業展覽協會會長、全國農產品采購商聯盟主席何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原部長、研究員葉興慶、貴州省農業農村廳一級巡視員方濤在內的多位專家領導出席大會,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快手三農創作者代表一起,見證新農人的蓬勃力量與“快手村”的鮮活圖景,共同探討數字社區激發鄉村活力的新路徑。
貴州省農業農村廳一級巡視員方濤在致辭中表示,本次大會,匯聚了三百多位快手三農創作者和媒體人,既是一次“政府搭臺+流量推動+文化賦能”的深度合作實踐,更是一場聚焦三農、助力豐收的美好聯結。也希望借此次會議為橋梁,能讓與會的新農人創作者與他們的粉絲認識貴州、了解貴州,愛上貴州的“地道風物”。

貴州省農業農村廳一級巡視員方濤
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離不開與互聯網、數字技術的深度融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原部長、研究員葉興慶表示,以快手三農為代表的新型普惠數字社區,深度契合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內在特征,充分利用互聯網和數字技術獨特優勢,在促進鄉村全面振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希望快手堅守“普惠”初心、彰顯“數字”優勢,培育更多優秀三農作者。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原部長、研究員葉興慶
快手三農交出一年成績單:新農人展現新力量,新品類快速崛起
當鄉村振興的號角吹響,一幅充滿活力的鄉村新圖景也在快手平臺徐徐展開。大會上,快手三農社區內容中心負責人烏日娜帶來了《從多元品類到短直聯動,快手三農社區生長新活力》的主題分享,從社交、學習、經營三大層面,介紹了快手三農過去一年的成績單,以及為三農創作者構建多元成長路徑的多重舉措。
烏日娜表示:“對許多人而言,快手早已不止是娛樂。它是‘第二個家’——人們在這里,連接社交、傳承知識、創造生意。”從村里大事小情首發真實記錄的“生活網”,到找農技問行情,一鍵解鎖增產答案的“學習陣地”,再到將信任轉化為真實商機的“生意場”,完整的閉環已在快手形成。正如烏日娜所說:“技術正悄然連接孤島,讓鄉村煥發新生。去年和大家首次提出的三農社區的‘社交場’ ‘生活網’和‘生意場’,正在一一落地。”
隨著快手社區的日益完善,蓬勃的社區力量愈發彰顯。最新發布的《2025快手三農生態數據報告》顯示,2025年,平臺三農深度興趣用戶規模已達1.4億,日均搜索用戶數躍遷至34.4萬,搜索次數同比上漲24.3%;4100萬日活用戶在快手學習農技,每天有150萬人來快手獲取權威農業資訊;三農萬粉作者年播放量突破7200億次,月入過萬的創作者同比增長17.9%。
據烏日娜介紹,快手三農社區的“新活力”,首先源于“人”的煥新,當越來越多年輕人扛起鄉村振興的大旗,快手也順勢成為95后年輕力量與廣闊熱土交匯的主場。過去一年,快手新農人創作者同比增長34.2%,30歲以下作者數量達8.4萬。女性創作者占比高達63%。創作者的繁榮帶來了內容的高速增長,新農人作者的日供稿量同比增長173%。他們用快手記錄返鄉創業日常,用鏡頭展示鄉村新貌,宣傳家鄉農產品。

快手三農社區內容中心負責人烏日娜
快手三農社區的這股“新活力”,還來源于橫向拓展、縱向加深的“信息通路”。數據顯示,目前快手三農萬粉作者,已經覆蓋了重點農業大省里83.4%的區縣以及96.7%的內容格子細分類目。為不同地域、不同領域的農戶提供從農業技術到行情資訊的全方位有效信息。不僅如此,快手充分發揮直播連麥以及短視頻的優勢,讓農業知識多場景觸達用戶。過去一年,快手三農作者日均開播3.6萬場,全年連麥次數超940萬次,農技視頻收藏與分享次數分別年增長7.1%和15.7%。
“線上新鄰里”的相遇、新內容品類的崛起,也讓快手三農社區有了更多煙火氣,這里除了生產,更有生活。“快手三農正成為鄉鎮生活的線上社區,當線下真實場景被搬進線上,往日的鄰里在這里重新相聚,如今的快手直播間就像是線上鄉村的‘新廣場’。村口的舞臺、相親的趣事、護農的獵手……這些鮮活而多樣的鄉村日常,既為本地人提供了記錄與互動的平臺,也為外界打開了了解真實鄉村的窗口。”烏日娜說道。

例如,以“村口小舞臺”為代表的鄉村文娛活動,讓普通農民從觀眾變為舞臺主角。這種“線下搭臺+線上直播”的模式已覆蓋64個城市或自治州,單場觀看人次超千萬,從非遺展演到農活PK,既豐富了鄉村文化生活,也成為展示鄉土文化的新窗口。
不僅如此,基于平臺信任生態的“鄉村愛情”內容也悄然生長。快手日均相親直播時長超過440小時,鄉鎮用戶對相親內容的消費量一年內增長52%。“鄉村愛情對對碰”等活動累計吸引超6390萬人次觀看,直播相親逐漸成為鄉鎮青年拓展社交、尋覓緣分的新選擇。
此外,因守望相助而衍生的“公益護農”等新內容品類也收獲廣泛關注。各地護農隊通過直播記錄守護農田的行動。這類內容不僅切實減少了野豬泛濫對農田的破壞,更讓“公益護農”這一職業獲得社會認可,展現了鄉村社區的互助精神。
在烏日娜看來,濃厚的人情社區,最終會滋養出健康的商業生態。“我們從不刻意追求‘帶貨’,而是讓‘內容建立信任,信任帶動消費’,形成自然的商業閉環”。亮眼的經營數據,也是這一理念的有力背書。過去一年,平臺三農作者共產生3.5億筆訂單,用戶通過視頻“種草”下單的規模持續擴大,日均視頻種草購買用戶數增長16.5%,月入過萬的創作者數量也同步提升17.9%。尤為三農創作者總GMV中有78%由粉絲貢獻——信任,這一傳統商業中難以量化的要素,在此已成為實實在在的“增收密碼”。
從一個人到一個村,用真誠與信任點亮家鄉美好生活
鄉村的未來,根基在人才。正如快手三農社區的蓬勃發展,正得益于眾多優秀新農人創作者的涌現。為此,大會隆重揭曉了「2025快手三農金麥獎」,依據過去一年的貢獻,分別評選出“十佳區域影響力達人”、“十佳活力新銳創作者”與“十佳幸福鄉村帶頭人”。獲獎三農創作者代表在大會現場分享了自己的成長故事。
站在快手三農生態大會的舞臺上,來自寧夏固原的@西北刀客-吳志強分享了自己從普通農民成長為127萬粉絲創作者的歷程。他從隨手拍攝日常,到有計劃地運營賬號、升級無人機設備,直播間從最初幾十人觀看發展至單場破萬人。“過去那個自卑敏感的我,沒想到今天能成為一個擁有127萬粉絲的快手創作者,還開起了公司養活了幾十名員工。”吳志強說道。
身為持證上崗的野豬獵人,@西北刀客-公益護農 不僅會記錄人與獵犬并肩護農的真實瞬間,還會將鏡頭對準生活中的獵犬,“就直播它們最簡簡單單的日常,在粉絲眼里成了最治愈的力量。”此外,為了提高粉絲黏性,每周三更也是吳志強堅持在做的,“直播讓我們和老鐵建立了真感情,但是下播了熱鬧就過去,短視頻也要配合著來。”
得益于此,@西北刀客-公益護農的短視頻爆款頻出,帶動其直播間看播總時長增長3.3倍。如今,他已成立公司帶動就業,并希望從“護農”延伸至“助農”,借助快手平臺的信任基礎,將寧夏土豆粉、西芹等農產品推廣出去,真正反哺鄉村經濟。

西北刀客吳志強-左
村花老趙婆子趙敏-右
短視頻里,她將家長里短編織成充滿樸素哲理的精彩喜劇;直播間內,她用真誠帶動家鄉產品銷售。從三尺講臺到千萬鏡頭前,從“村花老趙婆子”到“幸福鄉村帶頭人”,趙敏的故事,也是快手三農生態里無數新農人的縮影。
“個子矮、沒對象、一事無成”,趙敏說,這是幾年前村里人對她的評價,如今,她的快手賬號@村花老趙婆子 已收獲超400萬粉絲。
隨著影響力的擴大,教師的經歷讓她骨子里有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她不僅通過直播帶貨救活了一家瀕臨倒閉的工廠,還借助自己的影響力帶動本地企業完成近300萬銷售額。2025年,趙敏創立了自己的食品公司,從源頭嚴格把控質量,帶動粉絲創業。“廠房剛開始組裝機器,就有6000多人報名,就是憑著對我的信任。”趙敏說道。
據趙敏介紹,目前門店已有200家左右,覆蓋內蒙古赤峰、遼寧朝陽、河北承德等地,其中80%的店長都是種植戶、養殖戶出身。‘做一個善良的人,比什么都重要。’這句話,是父母用一輩子教給我的”,趙敏表示,“我會繼續扎根在家鄉這片熱土上,用更好的內容、更實在的產品,回饋每一位信任我的人。”
從一個人到一個村,再到千萬個村。在快手三農生態中,還有很多像他們一樣的創作者,他們不僅是鄉村生活的記錄者,更是鄉村振興的帶頭人、幸福生活的實踐者,用自己的力量改變著腳下的熱土,用真心與行動,點亮家鄉每一處煙火。
構建多元成長生態,全方位賦能優質三農創作者
本次大會還精心策劃了線下嘉年華活動。在風景如畫的烏江寨,設置兼具互動性和體驗感的“快手村大集”與“村口小舞臺”特別表演,讓與會者沉浸式體驗原生態的農產品與鄉村文化。

三農創作者們在快手村嘉年華
事實上,本次大會選擇烏江寨也別有深意:曾經這里大部分年輕人出走,交通閉塞難行,綠水青山很難變成金山銀山,如今通過“政府+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已蛻變為多民族文化共生、非遺傳承與旅游發展相得益彰的鄉村振興樣本,當快手線上的數字社區遇見烏江寨線下的生動實踐,兩者共同勾勒出數字時代鄉村發展的鮮活圖景
從守護一粒種子到迎接一片收成,平臺的義務,正是為每一份熱愛與堅持提供土壤。為了讓更多優質創作者被看見,快手平臺持續推出專項舉措:貫穿“春耕”至“豐收”的大額流量扶持,有效擴大了優質內容的傳播聲量;同時深挖細分賽道,無論是“助農幫幫團”的實效助銷,還是“村口小舞臺”的文化自信,都為不同領域的創作者搭建起展現自我價值的專屬舞臺。
面向未來,快手三農致力于構建一個更加多元、包容的成長生態。烏日娜表示,無論是年輕新農人、村口小舞臺,還是村支書、護農狩獵人、鄉鎮相親紅娘與細分農技專家,每一個獨特的角色都能在這里找到自己的位置與回響。平臺將針對重點賽道與特色作者,持續推出更具針對性的扶持計劃,全方位助力每一位優質三農創作者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