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蘇州的模擬芯片龍頭企業納芯微,近日向港交所重新提交了上市申請。這家成立于2013年的公司,在模擬芯片領域已占據重要地位。按2024年中國模擬芯片市場收入計算,納芯微位列中國模擬芯片廠商第五、汽車模擬芯片廠商第一、數字隔離芯片廠商第一,同時也是中國芯片級磁傳感器市場的領軍企業。
納芯微的發展歷程頗具亮點。公司于2016年8月在新三板掛牌,2018年9月摘牌,2022年4月成功在A股上交所科創板上市,截至目前最新市值達252億元。此次赴港上市,公司計劃將募集資金用于提升底層技術能力、豐富產品組合、擴展海外銷售網絡、戰略投資與收購,以及補充營運資金等用途。
財務數據顯示,納芯微近年來營收呈現波動增長態勢。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分別實現收入16.70億元、13.11億元、19.60億元和15.24億元。盡管凈利潤在2023年和2024年出現虧損,但2025年上半年虧損幅度已明顯收窄。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同期研發費用分別為4.04億元、5.22億元、5.40億元和3.61億元。
產品方面,納芯微已形成傳感器產品、信號鏈芯片、電源管理芯片三大產品線。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計推出3600余款可供銷售的產品型號。其中,傳感器產品收入占比逐年提升,2025年上半年銷量同比增長顯著,主要得益于汽車電子領域需求增長、工業及自動化領域需求復蘇,以及收購麥歌恩后的業務整合效應。
市場地位方面,納芯微在多個細分領域表現突出。2024年,公司在中國模擬芯片市場排名第五,在數字隔離芯片市場位居fabless公司首位,汽車模擬芯片市場在中國公司中排名第一,芯片級磁傳感器市場同樣領跑國內企業。公司是國內首批進入汽車電子領域并實現大規模量產的模擬芯片廠商之一,在汽車電子產品型號數量上處于國內領先地位。
技術布局上,納芯微計劃優先研發高精度傳感器,持續推出符合車規級標準的產品。公司將在智能駕駛、智能座艙、底盤安全等領域完善產品矩陣,投資研發高性能、高可靠性的車規級產品。針對人形機器人等新興市場,公司已提前布局,計劃開發高精度雙通道絕對式磁編碼器、感應式編碼器等系列產品。
客戶結構方面,納芯微對前五大客戶的依賴程度逐年降低。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戶收入占比從43.8%下降至28.8%。供應鏈方面,公司擁有13家晶圓代工供應商和19家封裝測試供應商,但對前五大供應商的采購占比仍較高。
公司核心團隊具有深厚的學術背景。董事長王升楊碩士畢業于北京大學電子與通信工程專業,副總經理盛云碩士畢業于復旦大學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專業。2024年,公司通過收購上海磁傳感器企業麥歌恩的部分股權,進一步增強了在磁傳感器領域的實力。
當前,國內模擬芯片市場仍高度依賴國際供應商,各領域國產化率存在差異。但隨著本土企業技術突破和產品組合完善,預計未來幾年中國模擬芯片自給率將快速提升。納芯微等頭部企業憑借性價比優勢和本地化服務,正在國際市場上嶄露頭角,全球競爭力顯著增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