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產業蓬勃發展的背景下,全球芯片巨頭英偉達的市值實現歷史性跨越。美東時間近日,該公司股價開盤后迅速攀升3.4%,總市值突破5萬億美元大關,距離其突破4萬億美元市值僅過去四個月時間。這一里程碑式的突破,再次引發市場對人工智能技術商業價值的深度關注。
交易數據顯示,當日盤中英偉達股價最高漲幅超過5%,觸及211.47美元/股。與2024年12月31日134.26美元/股的收盤價相比,累計漲幅已超過50%。值得注意的是,該股貢獻了標普500指數2025年17%漲幅的近五分之一,成為推動大盤上漲的核心力量之一。
支撐股價持續走強的,是一系列重大商業合作與技術突破。近期,英偉達先后與諾基亞、三星電子、現代汽車等跨國企業達成芯片供應協議,構建起覆蓋通信、消費電子、汽車制造的多元化客戶網絡。公司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在公開場合明確駁斥了人工智能泡沫論,強調客戶對先進AI模型的付費意愿持續增強,并透露新一代芯片產品有望在未來幾個季度創造5000億美元營收。
在技術革新層面,英偉達于華盛頓全球技術大會上發布的NVQLink系統引發行業震動。該系統通過量子計算與人工智能芯片的深度融合,為處理復雜計算任務開辟了全新路徑。這項突破性技術不僅鞏固了公司在芯片領域的領先地位,更展現出其在前沿科技領域的戰略布局能力。
華爾街分析師群體對英偉達展現出罕見的一致看好。彭博社追蹤的80位分析師中,超過九成給予"買入"或同等評級,僅有一位分析師持"賣出"意見。當前股價較225.48美元的平均目標價仍有約7%的上行空間,而34倍的預期市盈率既低于公司五年歷史均值39倍,也接近費城半導體指數29倍的行業水平,顯示估值仍具吸引力。
盡管市場情緒普遍樂觀,但謹慎聲音依然存在。自2022年底以來,英偉達股價累計漲幅已超1300%,這種爆發式增長引發對估值合理性的討論。Fort Pitt Capital Group首席投資官Dan Eye指出,AMD和博通等競爭對手正在加速追趕,可能侵蝕部分市場份額。他坦言:"當前股價已充分反映市場對人工智能的樂觀預期,但技術落地的實際進程仍存在不確定性。"這種觀點折射出市場對科技股估值泡沫的長期擔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