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寧德時代公布2025年第三季度財報時,市場呈現出一幅矛盾的畫卷:凈利潤同比激增41.21%,但營收增速卻滑落至12.9%。這種"利潤狂飆、營收緩行"的獨特現象,在價格戰白熱化的動力電池行業顯得尤為反常。財報顯示,公司第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185億元,而同期營收僅1041.86億元,兩者形成的巨大剪刀差引發了資本市場的高度關注。

營收增速放緩的背后,隱藏著復雜的行業變局。乘聯分會數據顯示,寧德時代全球動力電池市場份額已降至41.7%,較2020年巔峰時期的50%以上明顯下滑。這種變化源于產業生態的深刻變革:隨著大電芯技術和CTP集成方案的普及,動力電池正從定制化精密部件向標準化商品轉型。車企為控制成本和保障供應鏈安全,紛紛擴大二供、三供比例,理想、蔚來等昔日核心客戶開始分流訂單,甚至自建電池產能。
利潤增長的奧秘藏在產品結構升級之中。在儲能領域,寧德時代已不再滿足于銷售電芯,而是轉向提供整套儲能系統解決方案。這種從"發動機"到"整車"的轉型,使其單品價值大幅提升。動力電池板塊同樣表現亮眼,以神行、麒麟電池為代表的高端產品出貨占比達60%,帶來顯著的品牌溢價。更令人矚目的是財務費用的驚人表現:前三季度實現70億元凈收益,同比增長142%,這得益于3242億元現金儲備產生的理財收益,以及全球匯率波動帶來的正向收益。
在主營業務承壓的背景下,儲能與商用車電動化正成為新的增長極。第三季度儲能業務占比突破20%,與動力電池形成"二八開"格局。公司推出的587Ah大電芯憑借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能優勢,成為市場焦點。為應對產能瓶頸,寧德時代正在山東濟寧、廣東瑞慶等地大規模擴產,僅濟寧基地2026年新增儲能產能就將超過100GWh。商用車電動化市場同樣迎來轉折點,數據顯示卡車市場電動化增速達100%,重型卡車滲透率預計將從目前的23%躍升至2030年的60%以上。
這場變革的本質是戰略維度的全面升級。業務矩陣從單一的動力電池擴展為"動力電池+儲能+商用車"的多元組合,其中儲能業務正以驚人速度成長為萬億級賽道。市場版圖從本土擴張至全球,匈牙利、西班牙等海外工廠的建設,標志著中國模式開始系統性輸出。競爭維度更從產品層面躍升至生態層面,換電模式、光儲充檢一體化網絡、電池銀行等創新業務,正在重構能源網絡的連接方式與運營效率。
當行業進入精細化競爭時代,寧德時代的真正挑戰已不在于技術參數的比拼,而在于對全球化復雜性的駕馭能力。如何在多元業務中實現資源最優配置,如何在生態競爭中構建開放協同的產業聯盟,這些課題將決定這家龍頭企業能否在產業變革中持續領跑。財報數據顯示,公司前三季度投資收益達52.37億元,同比增長近7成,印證了早期戰略布局開始進入收獲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