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輕卡市場在近期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績單。數據顯示,單月銷量達16628輛,同比大幅增長59.66%,盡管環比下降6.14%,但累計銷量仍創下歷史新高,實現連續21個月正增長。這一表現既反映出市場需求的持續釋放,也印證了行業電動化轉型的強勁動能。

頭部企業競爭格局呈現多元化特征。遠程新能源商用車以3180輛的銷量蟬聯榜首,市占率達19.12%,其全新發布的星智F3E小卡成為焦點。這款搭載"玄武11合1"動力系統的車型,配備65kWh電池組,CLTC工況續航達360公里,快充30分鐘即可補充200公里續航。駕駛室寬度突破1820mm,配合13立方米貨廂容積,全系標配的8項ADAS功能與12.3寸中控大屏,重新定義了輕卡產品的智能化標準。
中國重汽憑借1270輛的銷量躍居第二,同比增長445%的增速領跑行業。在昆明舉辦的新能源產品品鑒會上,HOWO輕卡展示的三模式驅動系統引發關注。該技術可根據路況自動切換經濟、動力與爬坡模式,配合自主研發的電控系統,在西南山區復雜路況測試中,能耗較同類產品降低18%,脫困能力提升25%。
比亞迪商用車以1070輛的銷量躋身前三,第10000臺T5輕卡的下線儀式彰顯其產能擴張實力。這款搭載刀片電池的車型,在淮安智慧工廠完成總裝下線后,立即投入冷鏈運輸市場測試。實測數據顯示,其30%-80%電量快充僅需15分鐘,配合能量回收系統,百公里電耗較行業平均水平低12%,已獲得順豐、京東等物流巨頭的批量訂單。

技術路線創新成為企業突圍關鍵。福田汽車發布的奧鈴智藍EL-plus山區版,專為復雜地形設計的大功率電機峰值功率達248kW,配合兩擋電驅橋,在貴陽山區測試中展現出卓越的爬坡能力。陜汽商用車推出的"智云坤勢"則采用滑板底盤架構,集成七合一控制器與油冷扁線電機,120度電版本在華北低溫環境下實測續航突破400公里。
細分市場呈現差異化競爭態勢。長安跨越新推出的"星塔"寬體小卡,通過高強鋼車架將承載力提升153%,純電版475公里續航滿足跨城運輸需求。江淮1卡向順新暉交付的100臺定制冷藏車,采用寧德時代天行電池實現三溫區精準控溫,140kWh版本續航達350公里,填補了高端冷鏈市場的空白。
區域市場拓展策略各具特色。解放青汽與浙江益祥簽署的500臺新能源輕卡訂單,標志著其城配網絡布局進入新階段。濰柴新能源在煙臺清潔能源展上展出的氫燃料輕卡,采用側置氫瓶設計實現520L超大容量,續航突破500公里的同時不占用貨箱空間,為零排放城配提供了新方案。浙江飛碟汽車則通過完成吉尼斯世界紀錄挑戰,驗證了其產品在極端環境下的可靠性,參與測試的EW7 MAX滿載爬坡時速達60km/h,制動響應時間僅0.35秒。
市場觀察人士指出,當前新能源輕卡市場已形成"電動化為主,多技術路線并行"的發展格局。隨著充電基礎設施的完善和電池技術的突破,電動產品滲透率有望進一步提升。同時,氫燃料、混動等技術的商業化進程加速,將推動產品矩陣向多元化方向發展,為綠色物流轉型提供更豐富的解決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