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一年融資空窗期后,月之暗面終于迎來資本市場的積極信號。據多方消息證實,這家以長文本模型Kimi聞名的AI企業即將完成數億美元新一輪融資,領投方或為硅谷知名風投機構a16z。盡管公司尚未對此作出官方回應,但此次融資動向被業界視為其戰略重心向海外市場傾斜的重要標志。
國際投資人對月之暗面的技術實力已表現出明確認可。SPAC模式先驅查馬斯·帕里哈皮蒂亞在播客中公開稱贊Kimi K2模型,稱其團隊已將核心工作負載遷移至該平臺,特別強調其性能優勢與成本效益遠超OpenAI和Anthropic的同類產品。考慮到月之暗面長期依賴美元基金的資本結構,此次海外融資或預示其將效仿SPAC模式,謀求在境外資本市場完成上市。
面對DeepSeek帶來的行業沖擊,月之暗面正通過雙重戰略調整重塑競爭力。一方面加大底層模型研發投入,Kimi K2的萬億參數架構被視為構建推理模型的地基;另一方面全力押注智能體(Agent)商業化,推出全棧智能體助手OK Computer。這款能自動生成PPT、設計網頁的產品,在海外市場的上線速度明顯快于國內,非付費用戶僅能獲得三次試用機會,凸顯其控制運營成本的考量。
商業化路徑選擇上,月之暗面展現出與國內同行截然不同的策略。當智譜、階躍星辰等企業深耕B端市場時,楊植麟團隊選擇復制OpenAI的成功模式:通過會員訂閱制向C端用戶收費。海外版Kimi提供19美元、39美元、199美元三檔套餐,國內對應49元、99元、199元價位,核心權益集中在K2 Turbo模型加速、深度研究工具及OK Computer使用次數。據內部人士透露,公司設定了年收入1億美元的激進目標。
海外市場成為這場商業實驗的關鍵戰場。SimilarWeb數據顯示,Kimi今年9月海外訪問量占比僅11%,與Genspark單月880萬訪問量形成鮮明對比。為突破重圍,月之暗面9月起密集釋放海外崗位,涵蓋社媒運營、開發者生態、API商業化等領域。其開源的Kimi K2模型被視為構建開發者生態的敲門磚,但面對智譜GLM-4.6等競品在模型調用量榜單的崛起,月之暗面仍需更多技術突破。
技術路線調整方面,公司展現出破釜沉舟的決心。年初決策層叫停K1系列模型更新,集中資源攻關K2基礎算法,甚至暫停市場投放。這種策略導致其月活用戶數被豆包等競品超越,但為后續產品開發奠定基礎。目前官網招聘信息顯示,AI編程類智能體產品正在研發中,印證了楊植麟關于"智能體將產生端到端價值"的判斷。
在定價策略上,月之暗面直接對標智能體領域頭部產品。其199美元最高檔套餐與Manus、Genspark持平,但提供的服務矩陣仍顯單薄。對比OpenAI的Pro版套餐,Kimi尚未具備多模態模型和視頻生成等增值服務。這種定價底氣部分源于技術自信——K2模型在推理性能測試中曾位居調用量榜單前列,盡管近期已被智譜新模型超越。
資金儲備為這場冒險提供了緩沖空間。累計四輪融資超110億元的現金儲備,配合300人規模的精干團隊,使月之暗面在運營成本上保持優勢。據接近公司的人士透露,算力支出占據總成本大頭,但隨著訓練推理成本下降,財務壓力已大幅緩解。這種資源稟賦支撐著其挑戰OpenAI地位的野心,K2模型研發直接對標Claude Opus 4等海外頂尖閉源模型。
在AI五小虎的競爭格局中,月之暗面選擇了最具風險的發展路徑。當MiniMax通過海螺AI深耕C端社交、階躍星辰與百川智能專注B端服務時,楊植麟團隊堅持"模型+產品"的雙輪驅動。這種策略既需要持續的技術突破維持模型優勢,又依賴精準的市場運營構建用戶生態。在AGI理想與商業現實的夾縫中,這家企業正試圖走出一條獨特的全球化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