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首席執行官靳玉志圍繞自動駕駛技術發展路徑發表了深度演講。他系統闡述了華為對L3、L4級自動駕駛商業化進程的研判,并首次披露了乾崑智駕系統的最新業務數據。

根據華為制定的技術路線圖,自動駕駛商業化將呈現階梯式推進特征。2025年計劃實現高速公路場景L3級自動駕駛試點運營,同步啟動城市道路L4級技術測試;至2026年,高速公路L3將進入規模化商用階段,城市道路L4開啟試點運營;2027年將成為關鍵轉折點,L3級自動駕駛實現大規模市場滲透,城市道路L4正式進入商用階段,同時無人駕駛出租車和干線物流運輸將同步實現商業化落地。
靳玉志特別強調用戶對自動駕駛技術的迫切需求。他現場分享了一個典型案例:某車主酒后啟用華為乾崑智駕系統,在車輛自主行駛20余分鐘后安全停靠路邊并開啟雙閃。盡管該案例凸顯了系統可靠性,但靳玉志明確指出,這絕非鼓勵酒后依賴輔助駕駛,而是凸顯了提升技術普惠性的重要性。他呼吁行業共同加速技術迭代,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擴大功能應用范圍。
在技術演進方向上,華為提出與行業主流方案不同的判斷。靳玉志認為,當前業界熱議的端到端模型、視覺語言動作模型(VLA)等技術路徑并非終極方案,智能輔助駕駛的終極形態將基于世界基礎模型(WFM)。這一判斷源于華為對汽車產業變革趨勢的深度洞察:在經歷電動化、智能化兩波浪潮后,行業正邁入自動化變革階段,算法將逐步取代人類駕駛員,重新定義交通安全與體驗標準。
具體到技術實現層面,華為規劃了三大演進方向:智能車控系統將通過線控轉向/制動技術的普及,實現車輛橫向、縱向、垂直方向的數字化精準控制;智能座艙體驗持續升級,多揚聲器、多屏交互、AI大模型等技術的深度融合將重塑車內空間;智能駕駛系統則沿著"輔助駕駛-自動駕駛"的路徑持續進化,最終構建起基于世界模型的智能決策體系。

業務進展方面,乾崑智駕系統已取得顯著市場突破。截至2025年8月,搭載該系統的車型累計銷量突破100萬輛。用戶數據統計顯示,截至9月中旬,系統累計輔助駕駛里程達50億公里,成功規避潛在碰撞事故271萬次。8月單月數據顯示,用戶人均輔助駕駛里程727公里,智能泊車功能日均使用36次。最新發布的乾崑智駕ADS 4系統計劃在國慶假期前完成百萬用戶升級,為用戶提供更優的出行體驗。
這場由技術驅動的出行革命,正在重構人類與交通工具的互動方式。當自動駕駛技術突破臨界點,不僅將徹底改變駕駛行為模式,更將引發交通法規、保險體系、城市規劃等領域的系統性變革。華為在智能汽車領域的持續投入,正為這場變革注入關鍵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