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京市全國科普月期間,全市優質科普資源深度整合,形成覆蓋多領域的“全月科普矩陣”,集中展示北京作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在科技成果轉化與科普推廣方面的創新實踐。科協頻道精選市科協所屬社團及基層組織開展的特色活動,展現首都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業的熱情與成效。
9月21日,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科學技術協會聯合企業協會,在空天城堡科普研學基地舉辦“青少年走進空天城堡”主題活動。面向8至12歲青少年設計的四大環節——展廳參觀、沉浸式觀影、科普講堂及手工制作,通過講解員引導,讓孩子們系統了解中國航天發展歷程。手工實踐環節中,青少年通過制作航天模型鍛煉動手能力,在工程思維訓練中激發探索宇宙的興趣,活動為青少年播下科技報國的種子。
9月23日,北京化學會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方維海在北京中學大禮堂作“量子計算與人工智能”專題報告。報告以通俗語言解析量子世界特性,闡釋量子計算基本原理,并通過案例展示該技術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應用前景。活動尾聲,學生代表向方維海院士贈送校訓書法作品“世界因我更美好”。這場科普報告不僅深化了聽眾對前沿科技的理解,更點燃了青少年對未來科技發展的期待。
9月25日,北京測繪學會在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開展科普實踐。理事長楊伯鋼作“智能網聯汽車基礎地圖技術與應用”專題報告,系統介紹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創新應用。隨后,參與者實地體驗“車、路、云、網、圖”一體化技術架構支撐的自動駕駛場景。活動通過產學研協同模式,凸顯測繪科技對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關鍵支撐作用。
9月27日,北京工藝美術學會組織科技工作者親子團參與“工美杯20屆成果展+金屬鏨刻體驗”活動。在中國工藝美術館,參與者重點觀摩“燕京八絕”展區,系統了解北京傳統工藝美術的傳承脈絡。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的實踐環節中,親子家庭在非遺傳承人指導下學習金屬鏨刻技術,從工具使用到圖案雕刻,完成個性化作品制作。活動將工藝美術科普與生活實踐緊密結合,促進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的交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