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上午11時,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傳來捷報: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實施第100次發射任務,將試驗三十號衛星01星、02星精準送入預定軌道。這枚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主導研制的常溫液體二級火箭,繼長征三號乙之后成為中國第二款實現百次發射的單一型號運載火箭。
作為中國航天"長征家族"的重要成員,長二丁火箭自1992年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首飛成功以來,已累計將300余顆衛星送入太空。其700公里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達1.3噸,憑借高可靠性、優異性能和安全性,成為我國近地軌道和太陽同步軌道發射的主力軍。該型火箭最初為滿足新一代返回式衛星發射需求而研制,1990年啟動項目,歷經兩年攻關完成首飛。
在三十余年的服役生涯中,長二丁火箭創造了多項中國航天紀錄。2022年,該型火箭在酒泉、太原、西昌三大發射場實現15戰全勝,刷新我國單一型號火箭年度發射次數紀錄;2023年更以一箭41星的成績,創下國內一箭多星發射新紀錄。從第1發到第50發歷時28年,而第二個50發僅用5年多時間,發射密度呈現指數級增長。
這枚"航天老將"的技術演進堪稱典范。發射構型方面,從最初的返回式衛星無整流罩發射,發展到涵蓋單星、多星搭載、串聯、并聯、上面級、堆疊等多種模式,整流罩空間利用率持續提升。動力系統領域,箭上電池經歷三次重大升級:早期采用鋅銀蓄電池,2020年遙測系統首次替換為三元鋰離子電池,2022年實現全箭鋰電化,比能量顯著提升的同時,完美適配高密度發射需求。
在應用領域,長二丁火箭構建起覆蓋遙感、測繪、空間科學等多領域的衛星搭載平臺。"悟空"號暗物質探測衛星、"墨子"號量子實驗衛星、"羲和"號太陽探測衛星等重大科學載荷,均由該型火箭送入太空。其國際市場開拓同樣成果豐碩:2012年首次執行土耳其衛星發射任務后,陸續為沙特、委內瑞拉、荷蘭、阿根廷、巴基斯坦等國提供發射服務,成為長征系列火箭拓展國際市場的標桿。
據技術人員介紹,長二丁火箭通過持續技術創新保持競爭力。從最初兩年一發到如今年發射量突破10次,這枚"百發火箭"通過整流罩型譜優化、多星發射技術突破、動力系統升級等手段,始終占據中低軌發射市場的重要席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專家馮淑紅指出:"特別是2022年以來,長二丁進入高密度發射新階段,展現出老型號的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