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場聚焦全固態電池制造技術突破的行業盛會在北京清華大學圓滿落幕。由中國全固態電池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主辦的"全固態電池智能制造研討會",吸引了來自電池研發、整車制造、工藝裝備企業及高校科研機構的百余位專家學者參與,共同為全固態電池產業化進程把脈問診。

會議期間,與會代表圍繞全固態電池全生命周期制造技術展開深度研討。從基礎材料創新到電芯設計優化,從制造工藝突破到智能裝備研發,產業鏈各環節專家系統梳理了當前面臨的技術瓶頸。特別是在材料-工藝-裝備協同創新方面,形成了多項具有前瞻性的技術攻關方案。
作為本次會議的重要成果,"全固態電池智能制造平臺"在研討會現場正式揭牌成立。該平臺由全固態電池制造工藝及裝備聯盟牽頭,聯合國內十余家頭部鋰電設備企業共同組建,旨在通過整合產業資源、建立標準體系、突破關鍵裝備,加速全固態電池商業化進程。

中國全固態電池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理事長歐陽明高在總結發言中指出,本次研討會構建了多層次交流合作機制,既實現了技術難題的協同攻關,也促進了產業鏈資源的優化配置。通過搭建開放共享的創新生態,為全固態電池制造技術迭代和產業升級提供了重要支撐。
與會專家普遍認為,此次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研討模式,有效打通了全固態電池從實驗室到產業化的"最后一公里"。隨著智能制造平臺的正式運作,我國在全固態電池領域的技術積累和產業布局將邁入全新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