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安上證科創板50ETF(588280)近期市場表現引發關注。11月11日,該基金收盤下跌1.28%,當日成交額達1941.26萬元。作為跟蹤上證科創板50成份指數的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其管理費率為每年0.15%,托管費率為每年0.05%,業績比較基準與指數收益率直接掛鉤。
規模變化方面,截至11月10日數據顯示,該基金最新份額為4.28億份,對應規模4.35億元。與2024年末數據對比,份額從8.04億份縮減至當前水平,降幅達46.76%;規模則從5.74億元下降24.24%。這種雙降現象反映出投資者對科創板相關產品的配置策略調整。
流動性指標呈現分化特征。近20個交易日累計成交6.74億元,日均成交3370.66萬元;而全年207個交易日累計成交44.59億元,日均成交2154.25萬元。這種短期流動性增強與長期流動性趨穩的態勢,可能與市場對科創板估值修復的預期變化有關。
現任基金經理顧昕自2023年11月13日接管該產品以來,任職期內實現56.35%的收益率。其持倉結構顯示,前十大重倉股覆蓋半導體、人工智能、醫療設備等戰略新興領域。具體來看,中芯國際以10.40%的持倉占比居首,對應32.69萬股持倉,市值達4580.37萬元;海光信息以10.39%的占比緊隨其后,持倉市值4574.99萬元。
其他重倉標的包括寒武紀(9.27%)、瀾起科技(7.84%)、中微公司(5.79%)等科技龍頭企業。值得注意的是,聯影醫療、金山辦公等醫療軟件類標的合計占比達6.94%,顯示基金對"硬科技+軟實力"的雙重配置邏輯。持倉市值最小的傳音控股占比2.01%,持倉股數9.40萬股。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科創50ETF的規模波動既反映投資者對成長板塊的風險偏好變化,也與指數成分股的估值調整周期相關。當前該基金日均成交額較年初有所提升,表明市場關注度仍在持續,但投資者需警惕科技板塊的波動性風險。本文所有數據均來自公開披露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