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局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發布最新預測,未來兩天內,我國可能迎來中等強度的地磁活動。受此影響,黑龍江漠河、新疆、內蒙古等北方地區,有望在今晚至明天凌晨觀測到極光現象,其中紅色弱極光為主流,但也不排除出現紅綠復合極光的可能性。
極光的形成,是太陽活動與地球磁場相互作用的奇妙結果。當太陽發生耀斑、日冕物質拋射等劇烈活動時,會釋放出大量高速帶電粒子流。這些粒子穿越星際空間,抵達地球后與磁場相互作用,引發地磁活動。在地磁場的引導下,部分高能粒子闖入南北兩極的高空大氣層,與大氣中的氣體原子發生碰撞并釋放能量,從而形成了絢麗的極光。
回顧過去一周,太陽耀斑連續爆發,11月7日至9日期間,太陽擾動觸發了地磁暴,進而產生了極光。然而,受當時天氣過程的影響,我國北方地區出現了雨雪天氣,導致無法進行極光觀測,這讓不少追光者感到遺憾。不過,隨著風云三號H星的發射入列,我們有了新的視角來欣賞這一自然奇觀。
風云三號H星上搭載的廣角極光成像儀,具備130°×130°的超大廣角觀測視野,能夠在不到2分鐘的時間內完成一次極光觀測。這一設備從太空視野全景展示了極光卵的形態和極光的精細結構特征,為我們提供了更為全面和深入的極光觀測數據。
風云三號衛星地面應用系統總設計師胡秀清表示,廣角極光成像儀的投入使用,不僅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磁暴的過程和極光的形成機理,還能輔助預報磁暴、磁層亞暴以及電離層天氣。同時,這一設備也為滿足公眾觀看極光的強烈需求提供了更好的技術支撐。
根據最新預測,未來兩天內,我國仍有可能出現中等強度的地磁活動。對于追光愛好者來說,這無疑是一個不容錯過的機會。











